人民網>>日本頻道>>新版中日經濟交流網>>經濟聚焦

日本專家:期待新一屆內閣致力於恢復長期友好的國際關系

2020年09月02日08:55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東京9月1日電(孫璐 鄭瑾 李沐航)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舉行的記者會中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必須長期接受藥物治療,正式宣布辭職。在目前日本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國際形勢風雲多變的特殊時期,安倍晉三無預警突然提前宣布辭職,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各方關注。安倍晉三的突然辭職將為日本政壇帶來哪些變化?人民網駐日記者專訪了日本著名政治經濟學家、前參議院議員浜田和幸。

日本著名政治經濟學家、前參議院議員浜田和幸接受人民網駐日記者專訪。

“安倍經濟學”三支箭取得一定效果但面臨局限

雖然安倍晉三在任期內推出“安倍經濟學”、致力推動“俯瞰地球外交”戰略性布局、成功申辦2020年東京奧運等,但浜田和幸希望下一屆內閣以恢復長期友好的國際關系為主要目標,期待中日兩國通過合作解決亞洲乃至世界性的難題。

浜田和幸表示,安倍晉三任期長達8年,但修改憲法、與俄羅斯的領土問題、安倍經濟學下經濟復蘇產生的雇佣擴大等問題,無論哪一項都還未完成。即使是面對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只是以“低死亡率”作為宣傳點,對於疫情在日本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及今后的預防對策,安倍政權均沒有明確的解讀及目標。“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課題,應該在與全球共同面對、抵抗病毒的同時,積極開展與各國在治療和疫苗領域的共同研發。但安倍晉三在這個特殊時期選擇辭職,此舉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而言與其說遺憾,不如說是“失職”。他認為,關於安倍晉三的健康問題甚至是從首相官邸內部以“添枝加葉”的形式傳出來,本身這就為政權增加了不穩定性。

據了解,安倍晉三宣布辭職后,執政黨在經濟、外交、安全保障等方面強調了安倍政權的政績。自民黨參議院干事長世耕弘成表示,安倍晉三在職期間通過安倍經濟學恢復股價,促進企業復蘇,擺脫了通貨緊縮的狀況﹔進一步改善了雇佣環境,提高了國民收入。公明黨干事長齊藤表示,安倍政權期間完成了社會保障和稅收一體化改革,以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無償化的形式推進了社會保障制度。而在野黨方面表示安倍政權期間仍留下了諸如經濟差距擴大、沖繩基地問題等諸多課題。其中,立憲民主黨干事長福山表示,雖然雇佣環境有所改善,但非正規雇佣佔據多數,無法擺脫通貨緊縮,從經濟學角度仍是一個重大課題。此外,沖繩基地問題也沒有進展。日本維新會干事長馬場表示,“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在金融、財政方面雖有效果,但未能放寬限制,無法擴大范圍。

期待下一屆內閣恢復國際思維 建立國家信賴關系

目前,日本自民黨擬將總裁選舉定在9月15日之前,並計劃選擇“壓縮版”選舉方式,由自民黨的國會議員及地方分部的黨員代表投票選出。據了解,自民黨領導層有意於9月15日前選出自民黨總裁,以“緊急對應”條例為依據選舉產生。

圍繞下一任首相人選問題,浜田和幸表示,“目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與安倍晉三是最親近且長期支持的關系,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也表示支持。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缺乏獨立性,自民黨前干事長石破茂在國會議員之間的支持率較低,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及前總務大臣野田聖子沒有統一黨內的能力,因此菅義偉當選的可能性很大。”

浜田和幸期待下一屆內閣可以努力恢復長期的國際思維和建立國與國間的信賴關系,並希望積極解決人才和信息透明化等問題。他表示,無論日本國民還是國際社會,均期待新一屆內閣可以從30年或50年后的觀點出發,從而對當今社會進行判斷。

期待中日兩國相互理解 聯手合作共度難關

談及今后的中日關系,浜田和幸認為從長遠的國際角度出發,重建兩國關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中國和日本雖然面臨諸多共同課題,但兩國應通過合作,共同尋求出一條解決亞洲乃至世界難題的協同發展之路。從對世界和人類未來負責的立場出發,中日兩國需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聯手合作,共度難關。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