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生命如此沉重 却又如此充满希望【2】

2017年10月22日09:26  来源:北京日报
 

但这并不是说石黑一雄丝毫不关心移民问题。实际上,在石黑一雄的作品中,移民或文化差异虽然不是故事的核心,但也反映和凸显了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正如石黑一雄的研究者巴里·路易斯所言,石黑一雄对移民问题的兴趣点主要集中于“错位”,这种“错位”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和价值观意义上的。在一个日益国际化的世界里,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错位又是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并克服的。这正是石黑一雄创作的目的:“在这个世界上,‘小我’在努力地实现自身价值,去寻找爱。与此同时,‘小我’又在不断与更大的世界接触然后交融。我关注‘小我’,也关注‘大我’,我的书也密切关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石黑一雄坚持为国际受众写作,除了写作主题的普遍性之外,他还特意选择容易为普通大众接受的简易语言进行写作,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每部小说都畅销不衰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在于他完美地融合了精英写作与大众文化,他的小说创作糅杂了学院派技巧和民众关怀。除小说之外,他爱好音乐,还写过几部流行的电影电视剧本,兼容并包的国际化写作让他既收获了普通大众的欢迎,也赢得了学术界内的认可。

石黑一雄的写作,一方面继承了西方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汲取了东方的审美元素。瑞典学院秘书莎拉·达纽斯形容石黑一雄的作品是简·奥斯汀和弗朗茨·卡夫卡的混合体,“但是你还得加进去一点马塞尔·普鲁斯特,然后稍稍搅拌一下,这才能得到他的风格。”

这个概括恰如其分,石黑一雄在寓言式的写实中融入了对终极问题的思考,语调怀旧感伤,却不失英式幽默和俏皮。在文体风格上,石黑一雄的写作体现出了明显的日本审美特性。尤其在他的前两部以日本为背景的小说《群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日本特有的“物哀”“浮世绘”痕迹非常明显。他的叙述语言清淡、细腻、克制、留白,往往在繁复幽微难以意会言传之处,给读者留下回味不尽的咀嚼与深思。

作为移民作家和国际化写作结合的最佳样本,石黑一雄无疑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之所以选择并坚持国际化写作,不过是因为石黑一雄相信文学的力量,相信文学改变世界的力量,他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接受诺奖时,石黑一雄表示,自己很荣幸获得诺奖,他希望诺贝尔奖成为一种永远的力量,“这个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刻,我希望所有的诺贝尔奖都能像现在这样,成为世界上一股积极力量。……如果我今年能在某种形式上成为某种潮流的一部分,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间里营造某种积极的氛围,我将深受感动。”

(责编:周欣一、张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