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張麗婭 洪東實)第19次M.Y.Comic動漫游戲節21日在北京光耀東方廣場開幕,日本偶像團體P.IDL助陣。兩天時間裡,吸引了約兩萬漫迷的參與。走進會場,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COSPLAYER(亦稱COSER,角色扮演者)、琳琅滿目的動漫周邊,儼然進入了一個二次元世界。
這是一場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盛會,COSER們以二十歲左右為主,也不乏小學生的面孔。主辦方北京動卡動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部長峰岸宏行表示,與日本COSER相比,年輕化是中國的特色。
梁雲若初中時第一次嘗試COSPLAY,至今已經有8年時間了,每年參加此類漫展5次以上,此次她扮演的角色是手游《第五人格》裡的園丁。梁雲若說這八年來最大的感受是COSPLAY這一文化在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大家不會以奇怪的眼光去看COSER,以前的漫展上游客最多,而現在放眼望去都是COSER。隨著玩COSPLAY的人增多,服裝、道具廠家可以量產,價格也由幾年前動輒三四千的花費降低到幾百。”
自上世紀90年代引入國內,COSPLAY在中國的發展已有20多年,很多COSER都是以喜歡日本動漫為契機。近年來隨著國產漫畫、游戲的崛起,COSPLAY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此次漫展嘉賓“走路搖”以網游《劍俠情緣》中的古裝形象驚艷亮相。走路搖介紹說:“今年自己已經為三套游戲做了代言,專業的COSER需要具備化妝、攝影、表演等多方面的素質,因此,一些COSER還開始向影視藝人方向發展。”在商業化營銷需求下,COSPLAY逐漸從小眾化的自娛自樂呈現出一種商業屬性,贏得了更大的市場生存空間。
峰岸宏行也表示,作為動漫的附屬文化,近幾年COSPLAY在中國的發展迅速。與日本相比,雖然在服裝道具的制作工藝上,中國稍有遜色,但對應季動漫的COSPLAY制作速度上,中國更勝一籌。
峰岸宏行在中國動漫游戲界從業9年,他認為現在中國的動漫市場正在不斷探尋新的商業模式,這與日本初期動漫制作的狀態很相像。當前中國市場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創收,“吸取日本的經驗教訓、加大資金投入、尋找到一條清晰的盈利模式將會對中國動漫市場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