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陳建軍)2024年已經臨近尾聲,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這一年裡,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國務院總理李強與岸田文雄、石破茂兩任首相分別利用多邊場合舉行了會晤,日本政經各界也陸續派出了高級別訪華代表團,推動兩國關系逐步緩和。中日民間交流也加速回暖,兩國成功舉辦了“2024中日文化旅游交流會”,中國游客赴日旅游市場正在逐步恢復,中國對日本實施的30天免簽政策也極大激發日本游客前往中國旅游的熱情。除此之外,兩國還舉辦了涉及文化、電影、青少年交往等層面的多場交流活動。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學刊》編輯部副主任、副研究員陳祥從“政府外交”“經貿合作”“民間往來”“熱議問題”等四方面對2024年中日間發生的大事進行了分析點評。
第一,高層加強對中日關系的引領,兩國關系出現回暖跡象。高層引領始終是中日關系不偏離正軌的最大保障。今年,習近平主席在利馬會見石破茂時指出,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對日本等周邊鄰國更是如此。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樹立正確相互認知,從戰略高度和全局視野把握好兩國關系正確方向,將雙方達成的重要政治共識體現到具體政策和實際行動中,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妥善處理好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建設性管控分歧,維護好兩國關系政治基礎。石破茂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日方堅守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的立場絲毫沒有改變。日方堅持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和共識,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願本著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同中方開展各層次坦誠對話,增進相互理解和互信。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用好經濟、人文等領域高級別對話機制,盡快將關於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的共識轉化為行動。石破茂執政后,積極對華釋放了改善關系的意願。兩國關系在2024年呈現出低開高走和互動增多的態勢。年底,中日防長會晤,舉行了坦率、建設性的會談﹔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會見岩屋毅並共同出席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第二次會議,達成十項重要共識。
第二,中日經貿合作依然發揮著中日關系的壓艙石作用。第二十屆“北京—東京論壇”中日關系輿論調查結果顯示,51.8%的中國受訪者和58.0%的日本受訪者重視對方國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本國重要貿易伙伴﹔50.8%的中國受訪者認可兩國經濟和產業依存度高,擁有眾多共同利益﹔65.3%的日本受訪者認為日中經濟合作對日本的未來很重要。按國別排名,日本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國﹔而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李強總理在會見日本經濟界訪華團時指出,中日經濟深度交融,經貿合作發揮著兩國關系“壓艙石”和“推進器”的重要作用。 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形成歷史性交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不僅被首次寫入了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還被列為了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 圍繞“新質生產力”,日本專家認為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日本的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進博會的“全勤生”。從第一屆到第七屆,進博會持續釋放開放紅利,已成為日本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的重要平台。
第三,中日民間交流加速回暖,助力兩國關系改善。民間交流在戰后兩國關系發展史上始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兩國開啟交往、實現邦交正常化,以及兩國關系全面、健康、順利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影視文化交流曾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日關系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在日本電影周展映了《不死戀人》《福田村事件》《白鍵與黑鍵之間》《愛之閃電》等四部日本電影新作。日本電影周的舉辦是多年來中日兩國文化友好交流的有利見証,也是中日兩國電影深度合作的成果體現。10月,第3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期間,放映了13部中國優秀電影作品,讓日本觀眾通過電影發現中國魅力、感受中國發展。兩國的電影文化交流,為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為促進兩國民眾相互理解、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獨特貢獻。體育運動是中日青年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2024美麗鄉村——中日青少年歡樂跑”“日本少林寺拳法青年代表團訪華”“中日民間友好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為更多中日青少年提供交流溝通的平台,推動中日民間友好交流事業不斷發展。
中國文化在歷史上曾直接影響了日本的發展,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走出去”在兩國民間交流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率團訪日,在大阪舉行中國豫劇出海文化交流活動﹔“長安·夜宴——唐朝衣食住展”“遠山的呼喚——陳翔、朱順林山水畫展”“光影共鳴——古川游的光雕世界與柴廣義的中國皮影展”“永遠的敦煌——常書鴻誕辰120周年紀念展”等中國傳統文化展覽在東京舉辦,中國藝術家通過作品加強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符合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也促進了兩國民心相通,進一步深化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今年,日本各地(東京、札幌、九州等)舉辦的中國節活動規模空前,多方位展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讓更多日本民眾近距離接觸、體驗、了解中國。二胡、琵琶、旗袍秀、書法、武術、美食、京劇、川劇等傳統文化受到日本民眾的歡迎。除了走出去之外,“請進來”的方式也在中日民間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由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與上海世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中日傳統工藝傳承人互訪交流活動如期舉行,通過中日兩國傳統工藝文化傳承人之間的互訪交流,加深相互理解,推動兩國文化藝術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的日本青年學者訪華團,通過學術交流、參觀考察、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促進日本青年學者多維度、全方位感受和理解中國故事。
第四,強化磋商,妥善處理制約兩國關系發展的熱議問題。2024年,中日之間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之外,兩國還存在一些復雜、有熱議的話題。2024年12月,在第二十屆“北京—東京論壇”召開期間,與會的兩國人士熱議了本年度福島核污染水問題和中國的對日簽証政策等。這些受普通民眾普遍關心的議題能否得到妥善處理,對於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發展極為重要。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事關全人類健康、全球海洋環境和國際公共利益。兩國主管部門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問題持續進行多輪磋商,雙方達成了多項共識。11月,中國宣布對日恢復免簽政策,為更多日本公民來華提供了切實的便利,有助於中日民間彌合分歧、增進理解,推動雙邊關系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王毅外長表示,中方對持日本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善意和開放,希望以此為契機,不斷拓展人文和地方交流。以“你好!中國·必去的經典景點——中國旅游說明會”為代表的中國旅游推介,積極向日本民眾深入且細致地介紹了中國的世界遺產、文化歷史瑰寶、人文地理信息以及便捷的交通網絡等。隨著中國簽証政策的進一步放寬和支付便利化的推進,中日旅游交流事業、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