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13日報道,日本16個地區的政府部門已經實施或計劃引入“做四休三”彈性工作制。按媒體說法,在人才爭奪激烈的背景下,政府部門希望借此舉吸引並留住更多人才。
《朝日新聞》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已有16個地區的政府部門開始實施或計劃引入該彈性工作制度。所謂“做四休三”工作制,是指在每周工作總時長不變、工資不變的前提下,將某一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分攤至其他工作日,從而使每周可多休息一天。
根據這項調查,茨城縣、千葉縣、兵庫縣、大阪府和奈良縣政府部門已經開始實施“做四休三”工作制,東京都、岩手縣、秋田縣、群馬縣等地計劃4月起引入該制度,宮城縣和愛知縣將於今明兩年內開始實施。此外,日本國家級公務員也將在2025財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內實施該制度。
根據東京都政府方案,“做四休三”工作制適用對象為政府職員。現行工作制下,政府職員“做五休二”,除了周末和節假日外,每四周還可以選擇一個工作日休息。新的工作制實施后,在確保四周工作時長達到155小時的前提下,政府職員可以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
日本總務省去年3月向各地下發通知,要求考慮設立彈性工作制,以促進實施“做四休三”制度,使職員能夠根據個人需求和情況靈活運用。
不過,這項制度在日本也引發一些質疑。有人擔憂,政府部門職員休息日增多可能導致上班人手不足,進而影響相關部門服務和工作。(完)(張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