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間團體代表:“戶山人骨”或為侵華日軍731部隊新罪証

2025年05月20日09:23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日本民間團體代表:“戶山人骨”或為侵華日軍731部隊新罪証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徐可越】“我認為自己有必要承擔起父輩那一代的戰爭責任,因此致力於查明‘戶山人骨’真相。”日本民間團體“調查軍醫學校舊址所發現人骨問題協會”代表川村一之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戶山人骨”來源於侵華日軍731部隊的可能性很高,唯有探明歷史真相,(侵華日軍)在戰時的犯下的醫學犯罪才能昭示天下。

1989年7月22日,在新宿區戶山町的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現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施工現場,發現大量人骨(被稱為“戶山人骨”),其中大部分為頭骨和大腿骨。施工現場是原日本陸軍軍醫學校所在地,侵華日軍731部隊大本營被認為就設在該校內。若能確認“戶山人骨”正是來自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731部隊,無疑將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罪行的又一力証。

“雖然無法‘斷言’,但我認為‘戶山人骨’屬於侵華日軍731部隊的可能性很高。”日本民間團體“調查軍醫學校舊址所發現人骨問題協會”代表川村一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該協會自成立以來,三十余年來致力於調查“戶山人骨”問題真相。“我們認為有必要鄭重對待這一問題,探明歷史事實,將這些並非自願成為醫學標本的人們的遺骸返還給他們的遺屬。”

據川村一之介紹,截至目前,已經查明的真相如下:第一,“戶山人骨”是與陸軍軍醫學校有關的標本或者尸體的一部分。第二,“戶山人骨”被認為是多個亞洲系(蒙古人種)的人種。第三,陸軍軍醫學校收集的標本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陸軍軍醫學校的軍陣病理學教室解剖中國戰場上中國士兵的尸體,將其作為戰傷標本帶回日本﹔另一種途徑是由陸軍軍醫學校的防疫研究室在中國東北地區創設的關東軍防疫部(即侵華日軍731部隊),把在當地收集的尸體的一部分(主要是頭部)送往陸軍軍醫學校。

“由於‘戶山人骨’並非戰傷標本,通常被認為是通過上述第二種途徑被帶回日本的。”川村一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遺憾的是,當初發現這批人骨時,並未同時挖掘出可以直接証明‘戶山人骨就是從侵華日軍731部隊運送而來’的資料,因此無法確切將其定性。”

日本厚生勞動省2001年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認定,“戶山人骨”屬於昭和20年(1945年)8月以前原陸軍軍醫學校所存標本,或為制作標本、醫學教育而收集的尸體的一部分,“其中可能包含從戰場收集的戰死者等制作的標本”。關於“戶山人骨”的具體來源,這份報告稱,“既有暗示尸體或標本來自侵華日軍731部隊等海外地區的說法,也有對此表示否定的說法”,因此“關於(‘戶山人骨’與侵華日軍731部隊的關聯)未能查明。”目前“戶山人骨”的身份尚未得到確認,被保管在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納骨設施內。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據推測“戶山人骨”來源於超過100人的遺骨。

“‘戶山人骨’很有可能是侵華日軍731部隊收集的尸體的一部分(頭部)。”川村一之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從陸軍軍醫學校相關人員的記錄可知,1940年確實有大量非戰傷的頭部標本從哈爾濱運至陸軍軍醫學校。盡管無法直接証明其與關東軍防疫部(即侵華日軍731部隊)之間的關聯,但很難想象除關東軍防疫部外,還有其他部隊會從哈爾濱向陸軍軍醫學校運送大量頭部標本。

川村一之表示,“到底是什麼人通過什麼方式收集了這些‘尸體’?1940年又是如何從哈爾濱運送至陸軍軍醫學校?我們已要求日本政府對與侵華日軍731部隊相關人員進行追加調查。”他透露說,該協會目前主要開展了“戶山人骨”發現現場的實地考察、集會、演講會等活動,計劃在今年7月20日舉辦發現“戶山人骨”36周年紀念活動,報告最新查明的事實,今后也將繼續進行扎實的調查工作。

1989年7月“戶山人骨”剛被發現時,川村一之當時的身份是東京新宿區議會議員,那時他就認為,有必要探究“戶山人骨”的真相,曾主動推動對此感興趣的研究者和市民共同參與調查。川村一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時作為議員,他不得不和民間團體保持一定距離。但在辭去議員職務后,他很快進入“調查軍醫學校舊址所發現人骨問題協會”承擔有關工作,並於2019年成為該協會代表。

日本政府至今未對戰爭罪行進行任何反省,“調查軍醫學校舊址所發現人骨問題協會”希望向外界傳遞什麼信息?”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這一提問時,川村一之表示,探明“戶山人骨”問題的歷史真相,(侵華日軍)在戰時的醫學犯罪行徑也將得以揭露,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世人傳遞和平的意義。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