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7月20日電 (記者 朱晨曦)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本歷史學者、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日本應以史為鏡,吸取教訓,正視並深刻反省侵略歷史。
作為日本近代史研究者,纐纈厚近些年來撰寫了多部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有關的著作。其中,《何謂中日戰爭?》《近代日本政軍關系研究——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淵源》等已在中國翻譯出版。纐纈厚認為,隻有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才能在當下去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對於日本不斷淡化侵略歷史的現狀,纐纈厚感到十分憂慮,“任何漠視歷史的行為都無法被原諒”。
2024年11月,纐纈厚的新著《不能忘記的無差別轟炸——錦州大轟炸》在日本出版。1931年侵華日軍轟炸錦州,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文獻資料表明,錦州是中國第一個遭遇日軍無差別轟炸的城市。侵華日軍當時並非以軍營為目標,而是轟炸包括普通民居在內的城區,這嚴重違反國際准則。纐纈厚認為,日軍無差別轟炸錦州,無辜的民眾被奪取生命,日本由此在國際社會上日益被孤立,受到譴責和批判。該事件是日本走上擴大對外戰爭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為日本戰敗埋下了伏筆。
纐纈厚說,如今日本社會對這一事件鮮有提及,日本民眾對歷史缺乏了解,自己出於一種作為歷史研究者的危機感,撰寫了該書。纐纈厚計劃在明年推出該書的中文版。
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村山談話”,在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都得到高度評價。纐纈厚認為,“村山談話”明確承認了日本的戰爭責任,是日本表明要與中國及其他亞洲鄰國建立理解與信任關系的宣言,是構建日中友好基礎的重要談話。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政府並沒有以“村山談話”為基礎施政。
當下,日本政界不斷出現否認侵略戰爭與殖民統治事實的言行,部分日本政客至今仍拒絕正視歷史,頻繁參拜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大肆宣揚右翼主張。對此,纐纈厚指出,此類行為屢屢引發受到侵略與殖民的中國、韓國等亞洲鄰國的強烈抗議,反映出國際社會對日本否認歷史、修正歷史的深切不信任與警惕。
今年是台灣光復80周年。纐纈厚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日本在日中建交時就承認的事實。當前部分日本政客鼓吹所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為了給增加防衛費等強軍擴武行為尋找借口。
纐纈厚說,當前日本政府持續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不斷增加防衛費預算,再次選擇走上軍事大國化的道路,令人感到遺憾。日本政府應背負戰爭責任,與中國等亞洲各國保持和平友好關系,作為各國都認可的和平國家不斷發展。
“我始終認為,促進日中友好是日本最大的安全保障。”纐纈厚表示,日中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為了亞洲的和平與繁榮,日本必須和中國友好共存。日本應該以和平為基軸,逐步擺脫對美依賴,重新掌握對外交往的主導權,加強與金磚國家、東盟以及“全球南方”國家的交流與合作。
“我們要警惕日本政壇出現軍國主義回潮現象和法西斯言行。今年是紀念歷史的重要年份,希望也是日中友好重新起步的一年。”纐纈厚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