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國民黨抗戰女杰鄭蘋如:勿輕花弱無筋骨

2025年08月12日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抗戰勝利80周年)國民黨抗戰女杰鄭蘋如:勿輕花弱無筋骨

  中新網金華8月11日電 (作者 柴燕菲 張斌 章是一)在浙江金華蘭溪青鬆公園,白柱灰瓦的“鄭亭”靜靜矗立,與池塘邊的依依垂柳相映。亭邊碑記上,鄭氏“一門忠烈成仁”的記載,被往來行人的目光反復摩挲。

  這座由旅美華僑、鄭氏宗親鄭德明捐建的紀念亭,承載著對國民黨抗戰女杰鄭蘋如的緬懷。

  浙江金華蘭溪的“鄭亭”。張斌 攝

  出生於1914年的鄭蘋如,祖籍蘭溪。

  其父鄭鉞在蘭溪長大,曾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其母木村花子是日本人,嫁與鄭鉞后相夫教子,並反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徑。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后,從上海政法學院畢業時年僅23歲的鄭蘋如投身抗日,成為國民黨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作家張愛玲的小說《色·戒》、影視劇《旗袍》裡“女英雄刺殺汪偽76號頭目丁默邨”的故事,就是以鄭蘋如為原型。

  “我叫她一聲嬢嬢,我們家的孩子都很欽佩她。”近日接受連線採訪時,鄭蘋如的侄子、已是耄耋之年的鄭國基憶起鄭蘋如時說。

  據他介紹,特務頭目丁默邨是鄭蘋如所上中學的一位董事。獲得刺殺他的任務后,鄭蘋如利用其好色的特點,借“師生之誼”與之結識並發展關系。

  1939年12月21日,鄭蘋如以買大衣為由,將丁默邨誘至上海靜安寺路戈登路口皮貨店,由他人伺機刺殺。但丁默邨十分警覺,最終逃脫。刺殺失敗后,鄭蘋如的特工身份也隨之暴露。

  鄭國基回憶,刺殺失敗后,丁默邨憤怒地以鄭蘋如家人相要挾,要求她立即前往汪偽76號特工總部自首。為不連累親人,鄭蘋如與家人吃了最后一頓飯,毅然走進敵窟。

  在獄裡,鄭蘋如曾給父親鄭鉞寫過一封信,裡面寫道:“爸爸,我很好,請您放心,蘋如。”

  鄭蘋如被捕后,汪偽政府隨即聯系鄭鉞,以鄭蘋如的自由為條件,利誘他出任“司法部部長”。這位國民黨元老斷然拒絕,寧舍愛女性命,也要守住民族氣節。

  1940年2月,鄭蘋如被帶到上海郊外執行槍決,犧牲時年僅26歲。鄭鉞聞訊后一慟成疾,於1943年4月含恨而終。1944年1月,鄭鉞病逝后不到一年,鄭蘋如的哥哥鄭海澄(鄭國基之父)在重慶的飛行任務中犧牲。

  中共蘭溪市委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郭連標介紹,近年來,蘭溪當地編纂《蘭溪史志》,發表《鄭鉞一門忠烈風存》《幽蘭自香》等文,持續推進鄭蘋如相關歷史研究。

  蘭溪鄭氏后人鄭瑞明近日向筆者展示《蘭溪鄭氏族譜》,裡面記載了鄭蘋如及其一家的抗日事跡。

  “作為后人,我們對鄭蘋如的紀念,就是要永遠銘記傳承這段抗日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鄭瑞明說。

  在上海福壽園,鄭蘋如的雕塑與墓碑庄嚴肅穆。據記載,從事地下工作期間,她及時向當時的重慶國民政府報告汪精衛投日的重要情報,為抗戰傳遞關鍵信息。

  如《蘭溪史志》中《幽蘭自香》有記:“勿輕花弱無筋骨,異香堪可驚仇虜”。(完)

(責編:許文金、張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