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鄧鐵梅:為國何惜五尺軀的民族英雄

2025年08月14日08:25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鄧鐵梅:為國何惜五尺軀的民族英雄

  新華社沈陽8月13日電 (記者 趙洪南)“我活將與草木同休,死可與古人並存。我寧願死,決不貪生……”在位於遼寧本溪的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內,一場由學生們上演的沉浸式短劇,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講述著抗日英雄鄧鐵梅就義前發出的錚錚誓言和他的抗日傳奇。

  這是鄧鐵梅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鄧鐵梅,1892年10月出生於遼寧省本溪縣磨石峪村的一個富裕之家。九一八事變后,面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他毅然挺身而出。為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1931年10月,鄧鐵梅正式創建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自衛軍,任自衛軍總司令。

  這一消息對同仇敵愾的遼東民眾來說,無疑是一曲出征的戰歌,催發了無數愛國志士的熱血激情,前來投奔者絡繹不絕。從1932年春季到8月間,鄧鐵梅帶領的部隊同日偽軍進行大小戰斗百余次,沉重打擊了敵人。隊伍也有了很大發展,部隊人數達1.5萬人以上,成為東北抗日武裝力量中的一支勁旅。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研究部主任周浩介紹,鄧鐵梅所帶領的部隊常年征戰,得不到休整,由於長期作戰的操勞,鄧鐵梅也身患嚴重疾病。1934年5月,鄧鐵梅患重病不能隨軍行動,被秘密送到鳳城縣小蔡溝張家堡子養病。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內,展出的一把煎藥壺記錄著鄧鐵梅最后的歲月。這把煎藥壺是鄧鐵梅養病時使用的。

  “1934年5月30日,就在養病期間,由於叛徒的出賣,鄧鐵梅不幸被捕。”周浩說,在日偽軍的威逼利誘下,鄧鐵梅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意志。日偽高官請他吃香喝辣,他絕食以對,並以岳飛、文天祥自勉:“生為中華人,死為中華鬼,不知其他。”有日本軍官請鄧鐵梅在扇面上題字,他慷慨揮毫賦詩:“五尺身軀何足惜,四省失地幾時收?”

  1934年9月28日,鄧鐵梅被日寇殘忍殺害,時年42歲。  

  抗戰精神是什麼?是鄧鐵梅不願低下的頭顱和永遠挺直的脊梁﹔是他在抗擊日寇時,帶著一身病痛也能威震遼東﹔是他不幸被捕后,依舊不屈不撓,從容赴死、慷慨就義。

  歷史沒有被遺忘。距離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不遠,就是抗聯中學。這座以“抗聯”命名的中學,每年都要進行抗聯精神教育並組織學生到陳列館進行現場教學。

  “課本中的知識是‘平面的’,而到陳列館學習是‘立體的’,希望學生們能銘記民族英烈們浴血奮戰、抵御侵略的這段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抗聯中學團委書記王浩說。

(責編:許文金、張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