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8月21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政府將新干線的出口定位為經濟增長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而近年來,中國亦在加速推進高鐵的海外出口。憑借建設效率高、成本控制優勢顯著等特點,中國高鐵在部分國際項目中已開始逐步顯現出對日本新干線的競爭優勢。
自2004年起,中國啟動高速鐵路網絡的規模化建設。201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電力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投入運營,向全球展示了其作為“鐵路大國”的技術實力。此后,中國高鐵正式開啟海外出口進程,2021年中老鐵路建成通車,2023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萬隆高鐵區間也順利投入運營,這些項目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重要實踐。
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網運營裡程已達約5萬公裡,規模接近日本新干線(3300公裡)的15倍。相關分析指出,中國在鐵路車輛制造技術及系統集成能力等方面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加之政府對高鐵出口的積極推動,“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中逐漸成為具有競爭力的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於2024年12月宣布,時速達400公裡的全球最快新型動車組CR450即將進入商業運營階段。面對這一動態,日本也加快了超導技術在鐵路領域實用化的研發進程,以期在技術競爭中保持優勢。(編譯:許文金 審稿: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