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17日電 (單鵬)2025天府書展17日在成都開幕。《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中、英文版新書首發式1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
該書作者是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研究院院長蒂爾·巴尼格豪森教授。在當天的首發式上,蒂爾·巴尼格豪森通過視頻方式參與活動。在致辭中,他談及自己在中國南京、哈爾濱的學習經歷,以及對德國、日本等國醫學史的研究,尤其關注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
圖為蒂爾·巴尼格豪森以視頻方式參與首發式。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圖
蒂爾·巴尼格豪森表示,通過對日軍醫學人體實驗、生物戰史實、文獻、檔案等的細致梳理、分析、研究,《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一書清晰展示了那些殘酷的人體實驗中存在的真相以及日軍打造生物戰武器的真實目的。他希望讀者銘記傷痛,捍衛人類共同的和平和正義。
該書由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聯合推出。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指出,該著作不僅是對遇難者的深切悼念,更是對人類良知與和平理念的有力呼喚。該著作的出版展現了國際學術界對歷史真相的尊重與堅守。
據了解,《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於10月15日在第77屆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全球首發並收獲熱烈反響,此次在天府書展的國內聯動首發,進一步拓展了這部著作的影響力。
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胡巍表示,2025年天府書展與法蘭克福書展首次合作並設立圖書專區,搭建了國際文化交流平台。《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通過海內外聯動首發,有效拓展了國際影響力。
本書的國內首發,標志著這段隱蔽的歷史進一步進入公眾視野,客觀、全面揭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醫學人體實驗的歷史真相,為深化相關歷史研究與和平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撐。
圖為《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戰部隊在中國進行的醫學人體實驗》在2025天府書展揭幕。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圖
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副總編輯尹杰認為,該書的獨特價值在於其基於多國檔案的中立視角與跨學科研究方法。她指出,作者通過系統梳理多國史料,揭示了日本生物戰部隊進行醫學人體實驗的歷史真相,為國際社會認知這段歷史提供了關鍵依據。這種超越單一國家敘事的學術路徑,增強了研究的公信力與說服力,也為跨國界的歷史反思提供了范例。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和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指導,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和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