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日女科学家会议在北京开幕【5】

【查看原图】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新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新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2017年11月04日11:04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陈思、袁蒙)为了加强中日两国女科学家交流,推动两国科研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科学院(CAS)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联合举办的2017中日女科学家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新、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郑晓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日本参议院议员、原日本科学技术厅长官山东昭子、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事小谷元子、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顾问冲村宪树等嘉宾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及欢迎晚宴,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主持会议。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志珍向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嘉宾介绍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现状。“2015年,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毕业生占总毕业生人数的52.7%。中国的女科技工作者目前已达到3600万人,占科技工作者队伍总数的40%”。尽管如此,王志珍认为,科技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仍然较低,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基于这些情况,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女性可以因生育而延长科研项目结题期限;提高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全国学会的任职比例、举办适合女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活动等,来促进女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女科技工作者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中日女科学家会议一路发展至今的见证者,原日本科学技术厅长官山东昭子对本届大会的举办感慨颇深。她认为,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作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人才因素,女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参与度远高于日本,这非常令人“羡慕”。“中日两国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本届大会的主题——生命科学和医学,将直接影响国民健康,期待通过中日两国女科学家的积极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科研现状,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做贡献”。

欢迎晚宴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约招收1.5万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为43%。然而,毕业后真正进入到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工作的人数并不乐观。“希望中日女科学家会议的召开能够为广大女性毕业生、女科研工作者做出榜样。成为女科学家非常值得骄傲,也应该被社会所尊重。”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顾问冲村宪树在致辞中指出,中日女科学家会议由于政治等因素中断了几年,去年通过樱花科技计划,方新院士一行访问了日本,而郑晓静院士一行也参加了夏季在京都举行的有关中日科技政策的高层会议。以此交流为契机,在山东昭子女士的支持和倡议下,中日双方决定重新启动中日女科学家会议。

自1980年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中日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两国间的学术交流持续发展,科技和学术交流已成为中日友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首届中日女科学家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为“生命科学和医学”。为何选择这一科研话题?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新介绍,“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在整个科技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这些领域有大量女科技工作者参与研究,并取得了一流的科研成果。”11月4日,来自中日两国的20名女科技工作者将围绕这些领域进行科研交流,探讨两国科研话题和政策,分享知识,加深合作,并收获友谊。  

分享到:
(责编:陈思、张靖)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