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乍浦11月24日电(记者 陈建军)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由嘉兴港区管委会和乍浦镇政府主办的2018首届“乍浦-长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于22日在乍浦举行,嘉兴港区党群工作部主任陆水根出席并致辞,《乍浦镇志》主编殷水根、“乍浦学”发起人、中磊国际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奚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教授白玉芳分别做专题发言,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进行了交流。
嘉兴港区党群工作部主任陆水根致辞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嘉兴港区召开“乍浦-长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乍浦是杭州湾北岸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上,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乍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早在康熙六年,清政府就特批准乍浦港为与日本进行通商的口岸,对日贸易十分繁盛,而日本长崎就是当时乍浦对日贸易交流的重要港口之一。商业的繁荣也吸引了大批学者、名人纷纷到此,并留下了不少诗篇,其中许多涉及中日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说,对日贸易的兴盛带来了乍浦商业和文化的繁荣,也为乍浦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乍浦镇志》主编殷水根以《乍浦史话》为题,介绍了乍浦和长崎的历史渊源。他介绍称,宋代由于辽、西夏、金等相继崛起,使传统的西出阳关的丝绸之路中断,立国东南的南宋急于国力衰退,于1246年在乍浦开港,拓展海上贸易。元朝至正年间(1341-1346)港址西移至苦竹山一带,此处有乍浦最早的出海河道,名为“乍川”,并设置海口闸,作为“洋船出入要口”。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重修海口闸。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乍浦成为东南十五口岸之一。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兴起,特别是乍浦和日本长崎间贸易往来,在清雍正年间“乍浦系东洋日本商贩往来要口”,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乍浦港几乎独占了对日贸易。此外,殷水根还介绍了中日两国历史上的漂流民问题以及民间交流情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白玉芳在专题发言中介绍了满族在历史上与日本的渊源以及清代乍浦驻军“满洲八旗水师营”文化在中日海上交流史中的影响。她说,早在唐代,满族人的祖先就曾被唐王朝册封为渤海国郡王,建立渤海国。而渤海国则成为唐朝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向日本传播的中转站,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助推器。到1644年清王朝进关后,在全国各沿海地区建立水师营。到雍正年间,朝廷分别在南京、广州、杭州等地建立满洲八旗水师营,其中乍浦也设立满洲八旗水师营,使乍浦这个历史悠久的"海上重镇"又成为军事驻防重地,为当地带来经济、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为乍浦与长崎进行海上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磊国际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奚望以《乍浦—长崎 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细节的再现》为题,介绍了乍浦和长崎在清代展开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他介绍称,康熙六年(1767年), 清朝廷特准乍浦与日本长崎港通商以购入铜料。1684年平定台湾后大开海禁, 允许东南沿海“ 百姓以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 ,并设江浙闽粤四海关, 浙江海关初设于定海, 下设乍浦等15 个口岸。雍正年间(1723~1735)起乍浦取代了宁波,成为清代对日贸易的中心。
奚望还介绍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关西大学大庭修教授在研究江户时代中国典籍东传日本问题时,首次注意到沈筠的存在,并以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刊行的沈筠编《乍浦集咏》当年之内便被唐船运至长崎为例,探讨了中国典籍输入日本的方式方法以及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其后九十年代初大庭修访问浙江时,又将日本收藏的《乍浦集咏》十六卷共计四册的复印本捐赠给了浙江省平湖市,沈筠也因此引起了人们一定的注意。而另一本传播到日本的《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对中国的影响。日本幕末的思想家代表人物,诸如福泽谕吉、横井小楠、佐久间象山、桥本左内、吉田松阴等无一不受此书巨大的影响。他说,历史上有很多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将中国的书籍、医者、水墨画、温泉治疗、永乐通宝、丝绸、九连环、广东人参等传至日本,这些无疑对日后日本的文明进步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奚望在发言的最后,还建议以当日的研讨会为契机,发起和推动“乍浦学”的研究,收集、挖掘和研究有关乍浦的史料和文献,以史为鉴,创造乍浦历史的价值,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之后,原嘉兴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原平湖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长陈宰、乍浦镇历史文化资深研究者陈佑清、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副秘书长、嘉兴市档案文献研究会研究员张卫东、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蔡幼玉、平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邓中肯、乍浦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陶水勤、平湖市文史爱好者缪新民等,也围绕乍浦对日交流史发言并展开意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