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最后的6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查看原图】
来源:新华社  2021年04月06日08:19
“留住”最后的6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新华社南京4月5日电(记者蒋芳、邱冰清)临近清明,高龄的幸存者陆续在家人陪伴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的“哭墙”前进行祭奠。家,一半在身边,一半就在墙上。

2020年11月25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数量定格在“69”。2021年以来,有三位幸存者离世,分别是享年92岁的李如富老人,享年95岁的蔡丽华老人,和享年96岁的杨翠英老人。

逝者不可追,如何尽可能地延长生者的生命?简单的“登记在册”四个字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

“小李啊,我妈妈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你能来带她去看看吗?”接到幸存者石奶奶的女儿打来的电话,李雪晴收拾好东西一边联系医院,一边往石奶奶家去。挂号、就诊、检查……小李一直陪着石奶奶及其家人,直到把他们送回家。

李雪晴的微信里有几百位好友,幸存者相关联系人占了八成;经手过的幸存者医药报销单数不清;她有一本记载着每一位幸存者身份信息和身体状况的手册,像对自己家一样熟悉幸存者的家庭住址。“小李啊”“小李哎”“又要麻烦你小李”……老人看病找她,报销医药费找她,房子拆迁事宜也会咨询她。

2020年2月,援助协会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筹集口罩。(新华社发)

小李只是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的工作人员之一。2004年,以“关注战争受害者,援助历史见证人”为宗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名字变了,任务没变,所有幸存者报销医药费、发放生活补贴及节日慰问金、提供健康呵护服务、组织活动等工作都由他们负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物资紧张,援助协会和纪念馆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为幸存者老人购买口罩并快递至老人手中,共计送出口罩4636只。

2018年“月圆人团圆 我陪幸存者过中秋”活动。(新华社发)

那些在子女看来都有些“麻烦”的老人,到了援助协会这就不麻烦了。陈洪贵老人会在散步到纪念馆时,给援助协会工作人员打个电话,“好久不见,想看看你们,跟你们聊聊天。”王素明老人给工作人员打电话经常半小时“起步”,每个故事都要从年轻时讲起。援助协会还经常组织老人们出去玩,“千岁宴”、牛首山踏秋、走进新农村感受新面貌……每次工作人员都会先踩点,确保路线中尽量没有楼梯,每一道菜都适合老人等等。

“金陵秋景美,九月赏牛首”——2020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秋慰问活动。(新华社发)

从家族记忆到民族记忆,到2015年这段历史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随着南京大屠杀历史越来越多被公众熟知,参与援助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2018年,援助协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合作,成立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一方面,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定期义务上门访视。另一方面,医院还为老人开辟了绿色就医通道,保证当天就诊顺畅。

2019年,健康呵护服务队上门访视幸存者。(新华社发)

关心、关爱老人的资金源源不断,几乎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无私捐赠。平日里,在纪念馆入口处,参观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为幸存者捐款,同时领取一支菊花。这些善款全部用于关爱幸存者,“我们不规定捐款数额,一毛、一块、一百都是心意。募集资金的同时,也是仪式化教育。”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据统计,近五年援助协会共收到爱心捐款700余万元。

2020年8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高温慰问”。(新华社发)

一边“延缓”老人的生命,而另一边,援助协会还在努力地“延续”家族的记忆。

2019年,援助协会启动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葛凤瑾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次子。自20世纪80年代起,葛道荣一直致力于讲述这段历史。当父亲进入耄耋之年,葛凤瑾责无旁贷拿起“接力棒”,连续几年赴日本召开证言集会,向当地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近几年来,许多幸存者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已经很好接过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接力棒,这是为世界记忆遗产续写新篇章,为人类和平贡献新力量。”援助协会会长张连红说。

明年,将有四位幸存者老人满百岁(4位老人均出生于1922年),小李和同事们已经开始筹划着为他们过百岁生日,“这是我们琐碎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分享到:
(责编:许文金、陈建军)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