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6月30日电 (许可)日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30多家和平友好团体代表、各界人士等300多人出席。各界代表在发言中反省殖民侵略历史,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
日本籍解放军老战士元木光子表示,今天我是从德岛县的乡下坐飞机专程赶到东京,参加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的80周年纪念活动。从接到活动邀请起,我几乎高兴得睡不着觉。或许有人看到我坐着轮椅,觉得是我是个行动不便、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其实,最近我双腿骨折了,医生告诉我,像今天这样长途跋涉参加活动是不可能的,但我真的太想来了,请求医生说:这场活动我无论如何都要参加。今天来到会场,见到了这么多致力于和平反战、日中友好的各界人士,我心里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铭记历史,守护和平”,这句话深深感动了我。我已经97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但在我还活着的日子里,作为一个日本人,将继续与我的许多中国朋友们携手同行,坚定地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为和平尽我所能。
日本籍解放军老战士元木光子。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供图
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书面致辞表示,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种种侵略暴行。将这一段历史深深铭刻、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更是我们不重蹈覆辙的坚定决心。当前有人炒作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台湾有事”,借此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进一步强化日本军事力量。这种行为无疑是背离历史、开历史倒车的愚行,社民党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表示,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发表的“村山谈话”,深刻反思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给亚洲各国造成巨大损害和痛苦的历史,代表日本政府表示“深切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另一方面,“村山谈话”发表之后,日本执政党的阁僚和高级官员仍然继续发表一系列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日本的一些保守派和右翼势力攻击“村山谈话”是“自虐史观”。这是极其错误的。维护日本荣誉的方法,就是扪心自问,日本过去对亚洲做了什么,有没有履行过赔偿,有没有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彻底的清算?正如著名评论家加藤周一指出:“歪曲历史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对日中友好关系的伤害是最深的,而且也将伤害日本的荣誉。日本人的荣誉不在于对过去的错误进行掩盖和粉饰,而在于能够正视错误、勇敢面对并加以批判的勇气。”
抚顺奇迹继承会代表饭田弓子讲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重获新生的日本战犯的故事。她表示,战后有近千名日本战犯被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无一不是与日本侵略者有血海深仇的战争幸存者,但他们没有展现仇恨,也没有强迫劳动。战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才是人,什么是人应该做的。战犯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犯下的罪孽,均在审判中认罪,回到日本后终生用行动赎罪,讲述日本犯下的侵略事实,为日中友好奔走。这被称为“人类史上的奇迹”,也是抚顺奇迹会名字的由来。我自己生于鞍山,曾一度以为自己是受害者。其实,因为我的父亲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而来到“满洲”的“昭和铁工”工作,从我父母踏上中国东北土地时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侵略者了。我会怀着这样的心情,继续传递战犯的忏悔心声,为日中世代和平而努力。
广泛国民联合代表羽场久美子表示,在迎来战后8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深刻反省日本侵略与殖民战争历史,并对此真诚道歉。现在的世界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亚洲的时代正在到来。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互相支持,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发展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动力。着眼未来,我们愿从市民、青年和地方层面出发,构筑和平,让“日中不再战”的理念向日本全国不断扩大。
民间组织绿党负责人对马哲子表示,近期组织年轻人赴华参访,年轻人对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三光作战”和细菌战等残忍加害历史极为震惊。年轻人们纷纷愤然发誓要深刻反省、绝不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当前,日本部分势力极力歪曲其加害历史,不愿公开真相。我们愿推动日本社会正视历史,不犯同样的错误。今后将继续组织动员更多日本青年一代赴华参访,了解真实历史。
日本八路军老战士遗属小林阳吉讲述了“日籍八路军”接受教育、觉醒思想,认识到侵华战争罪恶本质,最终转变的故事,表示作为“日籍八路军”的后代,有责任、有义务继承父辈的遗志:反对战争,捍卫和平,致力于日中友好。虽然战争的硝烟已远去,但今天的日本,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深刻汲取历史的教训。日中两国是毗邻而居的国家,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友谊。但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进行侵略,这一事实必须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一个民族的反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为重要。只有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真正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日本留用人员后代、著名翻译家神崎多实子表示,日本各地的日中友好团体像雨后春笋般涌现,长期以来各自独立做出努力。感谢中国大使馆向这些看似零散的日本小型友好团体发出邀请,隆重举办这场盛会。我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终身从事和平友好事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