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翌年,中日兩國關系史上還發生了一件值得提及的事件,那就是日本兵庫縣(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的神戶市與中國天津市正式締結成友好姐妹城市關系,成為中日間第一對友好城市。自那以后,兩國地方政府間的友好交流翻開嶄新的一頁。
根據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中文網站公布的數據,截止2014年5月的統計數據,中日兩國地方政府間締結的友好城市關系的數量達到354對,規模僅次於日美,位居第二。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相當於47個省·直轄市)中,省會級城市都與中國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在推進上述類地方政府級的交流業務當中,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簡稱“Clair: Council of Local Authoritie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北京事務所作為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7大全球事務所之一,開展著什麼樣的業務、中日兩國地方政府間的交流現狀如何等等,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對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寺崎秀俊進行了專訪。(人民網2014年10月31日報道)
認識Clair:為拓展中日交流業務范疇而設的“后起之秀”
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寺崎所長自我介紹說他來自兵庫縣的神戶市,神戶市是中日地方政府間友好關系起飛的地方。如今,他本人又在兩國地方政府間交流業務的第一線,對兩國地方級別的交流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感受。
寺崎所長在日本多個地方政府有過工作經歷,當時雖沒直接從事中日地方政府間的交流業務,但與中國多有“交集”,也時常來華出差。(上圖: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北京事務所一角)
人民網:在您看來,15年前以一個出差人的身份來到中國時所看所感和現在有何區別?
寺崎所長:當我擔任熊本縣熊本市副市長的時候,有機會去桂林等地,當時的中國雖然也處於基建的熱潮期,到處都是高樓建設工地,但還是沒法和現在相比,無論是高樓密度還是大街上的行人著裝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人民網:您如今在Clair從事的中日交流業務,具體都有哪些?
寺崎所長:日本國自治體國際化協會的總部位於東京,它是由各個地方政府(日本稱地方政府為“自治體”)出資成立的共同所有機構,並非日本的國家級機構,致力於地方自治體的國際化。
北京事務所是在中日地方交流日趨漸濃的背景下興起的一個“后起之秀”,於1997年12月成立,是為進一步拓展兩國地方間交流而成立的分支機構。
北京事務所成立之后,並沒有停留在地方政府間的官方交流層面,而是將業務延伸到青少年交流、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尤其最近在經濟、旅游方面的交流增多,北京事務所從中扮演支持、協調的角色。
目前,日本各個層次的在華事務所多達74個,有些業務是單個事務所無法辦到的,作為領頭羊的北京事務所會將分散的機構組織起來合力舉辦一些活動,來推介日本及日本物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