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陳思)日本“五星獎”游學團一行人14日迎來了他們在北京游學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在北京動物園與國寶大熊貓們“親切會見”之后,在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的協助下,他們來到了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始建於1923年,前身為志成中學,李大釗、鄧萃英等曾任學校董事會董事。1952年,學校定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在近百年的傳承與創新中,培養出宋平、王光英、李錫銘、王光美、鄧稼先、王岐山、陶西平等大批杰出優秀人才,這裡也是當代著名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大學畢業后執教生涯的第一所學校。學校建筑整體呈現青磚、灰瓦、紅柱子的中國風格,也難怪游學團的大學生們一踏進校門就忍不住感嘆“好特別的校園”。
參觀完志成樓校史館后,一行人便開始了“探寶”之旅。據介紹,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中不僅擁有音樂廳、魯迅書院、高端實驗室、民族器樂博物館,還是中國線裝書申遺基地,基地內藏有《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全書裝在由金絲楠木和香樟木打造的封閉式書閣中,房間內木香和書香清香怡人繞鼻不絕。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舊居也藏身於該校校園內,《阿Q正傳》便是魯迅在此居住期間創作完成的作品。
參觀過程中,日本大學生感慨中國的學生竟然有機會在如此有文化底蘊的學校上學,也有人半開玩笑地說道,“這應該是我見過最‘貴’的學校”。在結束北京的行程后,游學團還將繼續前往長春、杭州、上海等城市,認識和感受中國的風土人情。
日本“五星獎”游學團由日本中國語教育推進會牽頭成立於90年代,至今已有超過500名日本大學生參加過游學活動,他們的足跡南至雲南省,北抵吉林省,往西還重走過古絲綢之路。這些或因“漢語發音格外有魅力”,或因“想為中日之間做點什麼”而學習漢語的日本大學生們,正在成為中日兩國加深相互理解的重要力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