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2023年06月25日08:36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一棟廢棄的小木屋。鐘表還默然停留在12年前的那個夢魘時刻。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太平洋地區發生9.0級地震,震源中心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60公裡,強烈的地震造成核電站反應堆自動停堆。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 46分鐘以后,15點32分,地震引發了特大海嘯,14米高的巨浪淹沒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失去電源。

· 3月11日20點左右,因停電失去冷卻的反應堆,燃料棒開始熔化。

· 3月12日15點36分開始,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三號、四號機組相繼發生氫氣爆炸。

· 3月12日20點22分,為冷卻反應堆,正式開始向原子爐內注入海水。由此形成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持續增長至今。

12年過去了,核污染水已經積存到了130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天100噸的速度增加。這麼大體量的核污染水如何處置,考驗著決策者的良知與智慧。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給出的答案是,經過過濾和稀釋后排入大海。盡管有過濾和稀釋的前提,但人們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這場世界上級別最高的核事故造成的核污染水,排放到人類共享的海洋裡呢?圍繞排海引發的爭論和探討,涉及科學、社會、法律諸多層面,也吸引了漁民、科學家、普通市民和政府高官。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海江田萬裡,日本眾議院議員。2011年核事故發生時,他正是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參與並指揮了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的全過程。

日本眾議院議員 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裡:目前這個階段排入海洋,還有很多不清楚的事,擔心的人也會非常多,這畢竟是來自於嚴重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

從2016年起,日本政府正式開始醞釀核污染水的處置計劃。具體實施這個計劃的正是海江田在經濟產業省的繼任者們。

時任經濟產業大臣 梶山弘志:(多核素去除裝置)小委員會的報告書裡,在去年(2020年)2月的時間點預測后年(2022年)8月儲罐將會存滿。

經過多次溝通,截至節目播出前,我們的採訪請求尚未得到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東京電力公司的答復。我們從公開渠道找到了他們對相關問題的解釋。

梶山弘志:(多核素去除裝置)小委員會商討了五種方案。聽取各方意見,小委員會經過了6年的討論。考慮到種種因素,包括時間限制等,我認為排海是合適的。

核事故發生后不久,為了處置日益增長的核污染水,日本政府成立了兩個由政府官員和相關專家組成的專門小組委員會,分別對核污染水的處理技術、成本和社會影響進行探討和評估。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新聞調查丨日本排海“禍水” 豈能讓全世界幫著買單

小山良太,是福島大學教授,從2016年開始加入了由經產省組織的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小委員會。

日本福島大學 教授小山良太: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小委員會是一個包括首相在內的委員會,其下有兩個小委員會,一個是針對如何處理污染水的技術問題。例如:將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過的水排入大海,需要多少錢和多長時間,如果將其埋入地下,需要多少錢和技術上有多大的可行性。

經過兩年半的研討,日本技術委員會總結出了五種處理方案。方案一,注入地層,將污染水注入2500米深左右的地層結構中。方案二,排入海洋,將核污染水稀釋或分離放射性物質后排入大海。方案三,蒸汽排放,將核污染水進行蒸發,通過排氣管道排入大氣。方案四,電解釋放,將核污染水進行電解反應將生成的氫氣排入大氣。方案五,固化填埋,把核污染水和水泥等材料混合成固態后埋入地底。表上統計的成本造價顯示,排入海洋花費最少。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