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研究或有助開發新型晒后修復產品

錢錚

2023年10月11日08:2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日本新研究或有助開發新型晒后修復產品

  新華社東京10月10日電(記者錢錚)紫外線輻射可導致DNA損傷,而人體內並沒有很多其他有機體都擁有的修復受損DNA的機制。日本東邦大學和名古屋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可體外構建的酶,可通過人為條件調節並實現對晒后受損DNA修復。未來有望通過這一機制,開發含有這種酶的防晒和晒后修復產品,治療紫外線引起的DNA損傷。

  據這兩所大學聯合發布的公報,DNA因紫外線輻射受損后,如果損傷留存,生物就不能把正確的遺傳信息傳給下一代,甚至引發癌變。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許多有機體都擁有修復受損DNA的機制,其中之一就是依靠DNA光解酶的催化,使鹼基恢復到正常狀態。不過,雖然無脊椎動物、植物、微生物體內都有DNA光解酶,但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體內卻不含這種酶。

  本次研究對象是和DNA光解酶擁有類似修復受損DNA功能的酶,這種名叫UV1C的脫氧核酶通過體外選擇構建獲得。以往研究顯示,這種脫氧核酶在鈉離子存在的情況下會形成“平行鳥嘌呤四鏈體”的特殊結構,從而吸收通常結構的DNA都不吸收的305納米波長的紫外線,以此來修復受損DNA。

  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實驗証實UV1C在鈉離子存在的環境下確實能夠修復受損的DNA。接著,研究人員改變鈉離子的濃度,測定鳥嘌呤四鏈體形成的情況。他們發現,在鈉離子濃度超過每升500毫摩爾的時候,UV1C不但會形成平行鳥嘌呤四鏈體,還會形成混合鳥嘌呤四鏈體。這兩種結構的鳥嘌呤四鏈體是共存的狀態。並且根據推測的鳥嘌呤四鏈體的量以及被修復的受損DNA的量來計算,可知這兩種結構的UV1C都擁有通過吸收特定波長紫外線來修復受損DNA的能力。

  團隊表示,這些新發現有助未來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晒和晒后修復產品。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美國化學學會·歐米茄》上。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