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發現有望用於治療“食人菌”感染的化合物

2024年05月17日08:23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日研究發現有望用於治療“食人菌”感染的化合物

  新華社東京5月16日電(記者錢錚)近兩年,俗稱“食人菌”感染症的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患者在日本持續增多。日本神戶大學、名古屋市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找到一種低分子化合物能抑制這種細菌感染,為進一步研發相關治療藥物提供可能。

  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是一種由β溶血性鏈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綜合征。該病致死率超過30%,所以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稱為“食人菌”。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初期症狀包括咽喉疼痛、發燒以及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等症狀,並可能伴有低血壓。之后患者可能出現軟組織病變、呼吸和肝腎功能衰竭,並可能迅速進展至嚴重的休克。

  根據神戶大學日前發表的新聞公報,溶血性鏈球菌通過分泌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酶來破壞人體屏障系統進而感染人體。實驗發現,一種被稱為Mn007的低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凝集起來時具有特異性抑制該DNA酶的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人的血液中添加Mn007,可以抑制血液中溶血性鏈球菌的繁殖。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患者在感染“食人菌”后數天內疾病會迅速惡化,即使暫時性抑制細菌繁殖也會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作為DNA酶抑制劑,Mn007不僅有望用於治療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也為研發新型酶抑制劑藥物提供了方向。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共報告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病例941例,創下感染人數新高。截至5月5日,今年累計感染病例已達801例。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