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2月16日電 (記者 徐珊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月16日公布,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易蘭英、陶承義已於2月15日離世。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剩28人。
易蘭英生於1926年5月4日。1937年,在日軍對南京城的一次空襲中,易蘭英家祖屋不遠處遭炸彈襲擊,因全家躲避及時才幸免於難。為躲避日軍轟炸,易蘭英全家被迫逃亡至江寧土橋投奔親戚。
易蘭英回憶:“日本兵到各戶搜查,隻要看到青壯年男子就拉出來,先后綁了有七八十人……不久,就聽到一陣密集的機槍聲傳來。聽說那些中國人全被槍殺在一口水塘裡。第二年開春后,我親眼見到人們來到水塘打撈尸骨。”
陶承義生於1936年5月24日。日軍侵佔南京時,他的父親在難民區華僑路被日軍抓走,在漢中門外遇難,時年29歲。陶承義的父親被日軍殺害后,家裡失去了頂梁柱,母親帶著孩子靠做小生意艱難糊口。
陶承義曾痛陳,戰爭毀了他的童年。老人生前常對后代說:“我們過去落后挨打,現在國家好不容易強盛起來,不能麻痺大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