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0月17日電 (記者錢錚)以“人人享有創新”為主題的2025年日本高新技術博覽會17日閉幕。本屆展會上,約半數參展公司帶來了人工智能(AI)相關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涵蓋基礎設施、城市管理、辦公場所、家居生活、健康等方方面面,為參觀者描繪了從現在到不遠的將來AI無處不在的場景。
日本三菱電機公司展示了讓工廠流水線運行可視化的雲端AI,以及對設備進行監測的邊緣AI。一旦流水線出現故障,雲端AI能針對故障給出修復方案。同時,零部件的庫存確認、下單后的訂單跟蹤都可以由雲端AI幫忙完成,從而大幅提高流水線運行效率。邊緣AI能夠對工廠生產設備進行監測,發現故障能第一時間通知現場管理人員。
該公司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當設備故障或斷電等情況導致不能聯網時,就無法使用雲端AI,但邊緣AI依然可以運行。雖然邊緣AI參數量隻有大語言模型的十幾分之一,但它針對某個特定領域的功能精確度比通用大語言模型還要高。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展示了與早稻田大學等機構共同推進的融合AI和量子計算的下一代藥物研發技術。據該研究所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些新型藥物的研發依靠現有技術非常困難,例如RNA(核糖核酸)適配體藥物研發必須從天文數字級別的RNA序列組合中篩選出候選分子。正在研發中的新技術能夠大幅提高分子篩選效率,有助於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助力罕見病藥物等領域的研發。
日本村田制作所帶來了尚處於研發階段的生物聲音傳感器。它採用村田制作所自主研發的“層壓結構”技術,接觸對象物體表面就能測出物體的振動,能捕捉到醫用聽診器聽不到的頻率范圍的聲音。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該傳感器有望用於24小時不間斷記錄脈搏、呼吸音、腸鳴節奏等,通過這些數據,AI能識別出目前技術無法察覺的潛在疾病。
日本富士通公司研發的骨骼識別AI讓高爾夫運動更加智能化。這一AI能將人的動作數字化,並通過數據分析實時給出最佳動作建議,幫助提升擊球表現。
日本花王公司展示了一款可以推薦護膚品的手機應用程序,隻需用手機拍一張面部照片,AI就能根據膚色等特征進行皮膚分類。現場工作人員菊池祥告訴新華社記者,以往的油性、干性等皮膚分類方法往往源自消費者個人的感覺,而該程序進行皮膚分類基於客觀指標,能幫消費者挑選更適合自身膚質的化妝品。
日本高新技術博覽會始創於2000年,每年舉辦一次。據主辦方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統計,本次為期4天的博覽會吸引了來自日本國內外的800多家企業和團體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