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脫碳 日本ESG投資方興未艾

2021年08月27日08:33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加速脫碳 日本ESG投資方興未艾

圖為日本京都Princess Line公司購入多輛比亞迪電動巴士,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及城市減排做出貢獻(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世界多地的人們已經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科技創新世界潮

  日本《讀賣新聞》在8月23日的報道中指出,為適應全球脫碳大趨勢,實現本國制定的零碳目標,日本金融機構加大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投融資”力度,鼓勵企業採取環保措施,為社會作貢獻。未來10年,日本國內五大銀行在ESG領域的投資和融資目標合計將達到100萬億日元。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真正能夠實現脫碳的技術可謂鳳毛麟角,需要投資者擁有“火眼金睛”予以識別。此外,日本也應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創造鼓勵ESG投融資的社會環境,並對相關金融產品進行嚴格監管。

  ESG投資正當時

  菅義偉政府希望,到2050年,日本排放的溫室氣體和再生循環過程的年回收量大致相等。

  日本交易所集團官方網站指出,為實現低碳社會,近年來,ESG投資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日本和海外,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目標(關於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的17個目標的集合)的興趣與日俱增,而ESG投資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工具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本環境省匯編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發行的ESG綠色債券達到2901億美元,盡管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按價值計算,其累計綠色債券發行量在全球僅排名第十。此外,國際組織“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ESG相關投資約佔日本總投資的24%,低於歐洲的42%和美國的33%。2020年日本相關投資額約為2.9萬億日元,不到美國的20%。

  鑒於日本在這一領域已經有所落后,日本國內的金融機構擔心本國企業若不採取措施,將在國際競爭中被淘汰,因此紛紛尋求擴大投資和貸款力度。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已將2019年至2030財年與ESG相關的投融資目標設定為總計35萬億日元,比之前20萬億日元的目標增加了不少﹔瑞穗金融集團也推出了25萬億日元的投融資目標﹔三井住友集團則計劃在2020年至2029財年總共投資30萬億日元﹔三井住友信托控股等公司則計劃未來投資5萬億至10萬億日元。

  目前,銀行的投資資金主要流向西方金融機構和公司組建的基金。比如三井住友銀行出資5000萬美元,參與投資蘋果和谷歌等脫碳技術企業的基金。三菱日聯銀行將投資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第一生命保險公司以及美國貝萊德集團在新興國家設立的可再生能源基金。

  此外,日本央行日本銀行今年7月發布了首份氣候變化戰略,有望增加國內外綠色項目資金的可用性。該銀行還計劃在今年年底前開始實施融資措施,以幫助金融機構向致力於脫碳的公司投資和放貸。而且,為實現脫碳目標,金融機構將停止對新建和擴建燃煤電廠的貸款。

  加強監管“漂綠”產品

  《讀賣新聞》在報道中指出,盡管日本人希望縮小與有些國家在實現脫碳方面的差距,但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需要謹慎,因為下一代脫碳技術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位大型金融機構高管表示:“脫碳項目專業性強,技術進步很難預測,很難找到有前景的投資和貸款標的。”

  而且,日本ESG投融資的范圍不明確。大和綜合研究所金融調查部研究員田中大介表示:“日本在制度建設上有所滯后,需要明確相關的定義,創造鼓勵適合於投融資的環境。”

  此外,鑒於流入兜售ESG產品的基金的數量和資金量急劇上升,監管機構擔心資產管理公司披露的ESG數據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因此表示需要加強對相關金融產品進行審查的力度。

  據外媒8月4日報道,日本金融服務局新任局長中島純一表示,日本監管機構將加強對聲稱投資環保領域的金融產品的審查,注意其中是否有“漂綠”產品或夸大的綠色認証。“漂綠”是指一家公司、政府或組織以某些行為或行動宣示自身對環境保護的付出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

  中島純一稱,全球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保護投資者不受“漂綠”的影響。他表示:“有必要建立一個框架來驗証與ESG問題相關的產品的合格性……這是我們今年的優先事項之一。”(記者 劉霞)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