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緣何退出負利率政策(經濟透視)

2024年03月21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日本緣何退出負利率政策(經濟透視)

日本央行3月19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將政策利率從負0.1%提高到0至0.1%范圍內,同時決定結束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並停止購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這是日本央行17年來首次加息,也標志著日本維持了約11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開始走向正常化。

為了擺脫長期的通貨緊縮,日本央行2013年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2016年2月開始實行負利率政策,並於同年9月開始實行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即日本央行通過大量購買債券,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控制在低水平。

由於長期執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其負面效應日益凸顯。當前,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達到758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52日元),規模已是20年前的10倍,與GDP之比超過136%。日本央行持有國債額超過發行量一半,導致其國債市場流動性下降。同時,金融寬鬆政策壓低政府發債成本,推動預算支出一路走高,2023年已達到114萬億日元,與GDP之比突破20%。長期的負利率政策,也降低了一些企業的競爭活力。有統計顯示,日本僵尸企業已佔企業總數的12%左右。因此,自去年4月以來,日本央行一直在尋求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

2022年以來,隨著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日元和美元的利差顯著加大,導致日元急劇貶值,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日本通脹率隨之攀升。今年1月,其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29個月同比上升,連續22個月達到或超過2%。日本央行認為,最近一輪通脹主要是由進口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日元疲軟所推動,而非日本央行希望的“工資上漲推動通脹上升的良性循環”。因此,日本央行也將工資上漲視為判斷2%通脹目標是否穩定達成的一個關鍵指標。

3月15日,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季日本工會的加薪率為5.28%,較去年同期上升1.48個百分點,為1992年以來首次超過5%。這一結果成為日本央行決定退出負利率政策的直接促成因素。

日本央行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寬鬆的金融環境將持續存在,結束負利率政策不會導致存款或貸款利率大幅上升。不少分析也認為,日本央行此次政策調整不太可能顯著改變日本經濟狀況。目前,日本經濟仍處於緩慢復蘇狀態。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日本潛在經濟增長率已降至0.6%的超低水平。當前,日本民眾工資漲幅不及物價漲幅,導致消費活力不足。此外,日本央行國債持有額高達576萬億日元,持有的ETF市值將近70萬億日元,如何處置如此龐大資產也是日本央行必須面對的一大嚴峻課題。

總體看來,日本利率政策調整,在短期內或將令政府、企業及個人債務負擔加重,企業破產數量增加。從長期看,它有利於增加國民儲蓄收益、抑制日元過度貶值造成的財富外流,同時也將有助於提升企業效率和競爭力。(作者為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 張玉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1日 第 17 版)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