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日本動漫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個龐大的商業體系。其核心價值不僅體現在動畫本身,還在於圍繞IP開發的周邊產品。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發布的《2024動漫產業報告》,2023年日本動漫市場規模達到了3.3萬億日元(約合15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周邊銷售的市場規模為7008億日元,同比增長4.71%。
動漫周邊產品涵蓋了手辦、服飾、收藏卡、文具、家居用品等多個類別,這一市場的成功,依賴於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精准市場策略。日本動漫IP(知識產權)的商業化路徑通常包括內容創作、IP授權、產品生產、銷售渠道和消費者市場幾個關鍵環節。首先,動畫制作公司負責內容創作,這些作品在電視台、流媒體平台同步播出,積累粉絲基礎后,IP進入商品化階段。動畫公司通常與日本大型玩具廠商簽訂授權協議,廠商獲得角色形象的商品化授權后才能進入生產階段,最終通過線上線下多個渠道進入市場。日本國內的零售商如Animate、秋葉原專賣店,以及跨境電商平台共同構成了龐大的日本動漫周邊銷售網絡。
在全球范圍內,日本動漫IP的周邊市場增長迅速,尤其在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等地。日本電子商務公司Buyee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最受歡迎的動漫周邊是手辦,購買者中有70%為男性,單價5000日元以上的商品最暢銷。從整體看,33%的海外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動漫T恤等服飾類商品,18%的消費者更關注家居用品。這一趨勢表明,日本動漫市場正逐步從傳統的核心粉絲經濟擴展至更廣泛的普通消費者群體。
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日本動漫周邊市場採取了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對於核心粉絲群體,主要推出高端限量版商品。同時,市場也沒有忽視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動漫主題的家居用品、手機殼等需求旺盛,兒童文具、玩具在全球范圍內也有廣泛市場。
近年來,跨界合作成為日本動漫周邊市場的主要趨勢。2020年上映的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是日本影史票房冠軍,電影制作方和羅森超市聯名的“炭治郎風味饅頭”在3天內銷售超100萬份,與優衣庫推出的聯名T恤系列,多款設計在上市當天即告售罄。
日本動漫IP的周邊市場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商業鏈,並且在不斷向全球拓展。不少日本動漫作品會在奈飛等全球流媒體平台上播出,加上社交媒體的話題效應,海外消費者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日本動漫,並同步產生周邊消費需求。數據顯示,跨境電商平台上的動漫周邊銷售高峰,通常發生在動漫新劇開播的當月和海外上映的同期。此外,線下展會、粉絲見面會等活動,也能夠吸引全球動漫迷前來購買限定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