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帅:为中日排球“架一座桥”

2024年05月27日08:2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日本少帅:为中日排球“架一座桥”

新华社天津5月24日电(记者张泽伟、宋瑞、杨子春)日本排球教练加藤阳一来中国执教近八个月了,中国球迷对他仍不太了解。

事实上,只需观摩一场加藤的训练课,便大概能明白他的排球理念和执教风格。

他要求严格,甚至是严厉。有队员的训练动作不规范,他立即叫停重做,直至形成肌肉记忆;在拦网摸高训练中,有队员对他设置的网高面露难色,他毫不留情地告诫:“这个高度都达不到,那就放弃排球这条路吧。”

他讲究方法,注重细节。从主攻的挥臂幅度、扣球手型,到防守时脚步与手臂的动作协调,他都事无巨细、耐心示范;他要求队员每打一个球都要“大声喊出来”,这不仅能让自己更专注、更投入,还是与队友沟通、活跃气氛的重要方式。

他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发现个别球员近期有些散漫,他决定在训练课前给全员上一堂思想教育课。在将近10分钟的训话中,他要求队员端正态度,每天哪怕进步一点点,也不要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加藤执教的是天津青年女排,作为球队的顾问教练,他主要负责日常训练和技术指导。

天津是一座以排球为特色项目的城市,提出了建设“排球之城”“运动之都”的目标。天津女排在中国排坛战功赫赫,已经创纪录地16次夺得中国顶级女排联赛冠军。

为天津这座有着排球雄心的城市培养后备人才、为天津女排这支“王者之师”输送优秀苗子,加藤感觉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很高兴能在这样的环境和团队中工作。无论对于我的教练生涯还是个人成长,这都是值得珍惜的机会。”他说。

当然,47岁的加藤也希望自己能在中国干出一番业绩。球员时代的加藤常年在欧洲联赛打球,是首位登陆意大利男排甲级联赛的日本球员,并曾带领球队夺冠。37岁退役后,他在日本先后执教了多支女排队伍,获得过两次联赛冠军。“我希望把自己在欧洲打球的经历和近10年的执教经验,带到中国来分享。”加藤说。

他执教天津青年女排的目标,一方面是让这些年轻姑娘真正爱上排球,享受排球的快乐,把排球作为她们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通过努力,为天津乃至中国排球培养像朱婷、李盈莹那样的顶尖球员。

“很高兴的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球队的进步非常明显,在全国比赛的排名提升了三个位次。”加藤说,队中的一名自由人、一名副攻都有成为球星的潜力。

加藤还有一个目标,为中日排球交流“架一座桥”,双方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虽然同为亚洲球队,但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的打法和风格几乎截然不同,不过都堪称世界强队。加藤称,选择来中国执教,就是想了解中日排球的不同。

加藤说,相比日本女排来说,中国女排拥有天然的身高优势。“日本队在身高、力量上有所欠缺,所以只能充分挖掘、利用好组织配合的优势。我相信,把中、日双方优势结合起来的球队,一定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球队。”他表示,期待中国排球拥有更锦绣的未来,并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身材高大的中国女排队员如何变得更全面?加藤说,除了加强基本功和小球串联训练之外,尤其要提高球员的体能和心理抗压能力。“不少中国女排队员都拥有欧美球员那样的高大身材,但是体能相对欠缺,导致速度、力量以及头脑的反应能力随着比赛的深入而逐渐下降。另外,面对压力,中国队员的表现也会出现一定的起伏。”

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加藤也感觉中日有所不同。“中国的小朋友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而日本的小朋友被管教得更为严厉,从小养成‘招待精神’(大意是注重和善细致服务、团队配合、换位思考)。具体到排球训练和比赛中,中国的小球员要更加努力养成团队和配合意识,要更多地换位思考。”

另外,相对于日本,中国小朋友练习排球时的年龄要大一些。加藤说:“当体格发育到一定程度再练习排球,就要在身心合一的情况下科学训练,这对教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责编:许文金、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