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果粉與iPhone間的事兒在日本,各類智能手機中人氣最高的是iPhone,這是最近數年來才有的狀況,此前手機一直是日本品牌佔主導,這種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策劃】AKB妹子們的喜樂悲苦深受中日兩國粉絲喜愛,AKB48姑娘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多粉絲的心,她們已成了兩國年輕人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
讓男人不爽的5大催婚方式女孩子想早點結婚,得講求策略要讓男方自然產生“瓜熟蒂落”的結婚想法,否則非但不會馬上和你結婚,還有可能讓男方感到反感。
【現場·直擊法蘭克福車展】因希臘西班牙債務危機造成的經濟不景氣仍困擾著歐洲,不過倒是北美市場的順風順水幫了車企不少忙,車企並沒有顯得特別糟。
【策劃·日系車列傳】取英語“FIT”適合、適宜之意的本田飛度如今迎來了第三個春天。第三代飛度到底有什麼新變化?
日本運營商iPhone 5S 5C混戰日本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已加入iPhone的銷售戰場,爭奪顧客的拼殺愈將激烈。2013年09月30日13:03 來源:新華網
| 和世界多國相似,日本也存在“網絡謠言”,包括侵犯隱私的誹謗中傷言論和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言論和信息等。 |
和世界多國相似,日本也存在“網絡謠言”,包括侵犯隱私的誹謗中傷言論和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言論和信息等。
日本法務省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因在互聯網上遭到誹謗中傷而向警方咨詢的案例越來越多,2001年為2267起,2006年增至8037起。
在日本,網絡謠言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案例也不少,2012年,日本一家信息技術公司的職員利用木馬程序遠程操控他人電腦,先后冒用7個人的名字向幼兒園等發送恐嚇郵件和發布網絡虛假留言。
為了應對網絡謠言,日本法務省在人權政策中明確提出“防止惡意使用網絡侵犯人權”條款,並設立24小時熱線的“網絡人權咨詢窗口”。在網絡謠言或不實信息構成侵害名譽、隱私或妨礙他人業務等情況下,受害人或組織機構可以向熱線或警方咨詢,並依據相關法律提起訴訟。對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由政府和警方出面依據相關法律解決。
不過,日本大阪經濟法科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指出,關於針對個人的誹謗中傷或不實言論,互聯網的特性導致鎖定謠言制造者存在難度、追究散布者牽涉面廣,因此即使明顯構成侵權和違法,隻要沒有后續“犯罪”,警方一般不會“動真格”。
國際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事務局長片山啟說,日本目前在防范網絡謠言方面更多依靠的是技術手段和道德手段,即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和呼吁民眾“自肅”和“自衛”,“自肅”即在互聯網上發言或傳播他人言論時多考慮對社會和他人造成的影響﹔“自衛”即加強對網絡風險的認識,注意盡量不透露個人信息、隱私設置、賬戶密碼等。(楊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