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记者的知性与感性

野岛刚

2016年12月02日13: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一位日本记者的知性与感性

《豆腐与威士忌 》/[日] 野岛刚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8月

《豆腐与威士忌》是日本知名记者野岛刚在中国推出的第二本书。前些年,他的《两个故宫的离合》着实火了一把,让人感叹日本还有这样一位如此了解中国同时能以比较客观的立场看待中国的记者。《豆腐与威士忌》是野岛刚应《南方都市报》之邀开设的一年专栏文章的结集。这些随笔题材之广,对时政反应之敏锐,涉及知识之丰富,见解之独到,足证野岛刚作为一个优秀记者的知性一面,以及作为一个专栏作家感性的另一面。

对于当下热点问题,及时地跟进,并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是《豆腐与威士忌》这本随笔集的一大特色。比如,在《索尼的衰落》一文中,野岛刚对日本第一品牌索尼在2014年出现的巨额亏损,以及索尼近年来衰落的原因,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索尼自2000年以来,没有推出过一款与网络相关的划时代产品,未能充分理解信息互联网的特性,没有跟上时代,是索尼走下坡路的关键原因。日本文部科学省以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学力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智能手机的孩子成绩比较差,使用的时间越长,成绩就降低得越多。针对这一调查结果,野岛刚在《智能手机会影响人的智力吗?》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长时间观看小屏幕会导致人们的思维与视野变得狭窄”,这实在让人耳目一新。诸如此类新颖的观点,在分析日本记者后藤健二何以冒险犯难、不幸命丧恐怖分子之手的《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绑架的友人》、预测中国的便利店将会取代报刊亭功能的《便利店走过的40年》、探讨新闻工作“原罪”的《新闻曝光与自杀》、纪念著名影星高仓健的《象征昭和时代的高仓健的离世》等随笔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我们未必完全赞成他的看法,但钦佩他观察问题视角的独特与深入。

倾心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关注中日文化交流,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这本随笔集的第二个特色。在《旗袍与日本人》一文中,野岛刚谈到,民国年间的改良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的时尚服装,对东瀛妇女的审美造成巨大的冲击,旗袍“那种无法通过政治,只能经由艺术才能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与美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结合王羲之与颜真卿两位书法大家不同艺术风格的比较,他在《内藤湖南、王羲之与颜真卿》一文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在《“嘉量”》中他赞叹两千多年前王莽改制时下令制作的万能计量仪器的高度精确,并对其政治意涵进行了解读;在《“型”与中国文化》中,他对日本人擅长将“形”(形态)上升为“型”(规矩),然后与更多引入“无形”元素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这些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评日本和中国的美食,也是这本随笔集颇有趣味的一块内容。《美味的鳗鱼》、《豆腐杂谈》、《马刺》、《日本拉面的内涵》、《美味寿司的关键就是米饭》、《广受世界好评的日本威士忌》、《似是而非的“中华料理”》等篇章,尽显作者美食家的本色。他既谈日本美食的精致,也表达自己对中国饮食的喜爱,并考察两者之间的渊源。他在品尝拉面时感悟道:“把本已不错的东西加以改良,使其更加完美——这种不知疲倦的热情可能才是日本人真正的才能”,这又何尝不是日本国民性格与文化传统的一大特点呢?

《豆腐与威士忌》中的110余篇随笔,涉笔成趣,对于我们了解日本当代社会及文化历史、了解日本人的中国观,有良好的助益。(刘蔚)

(责编:张丽娅、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