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库存在杭州几乎卖光【2】

2017年10月06日10:35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库存在杭州几乎卖光

世界移民浪潮下

他提供了一种视角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郭国良,是石黑一雄《无可慰藉》的译者。昨晚,他第一时间接受了钱报记者的采访。

郭国良表示,石黑一雄的写作特点很难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性表述:“他的风格非常多变,涉猎题材也非常广泛,但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他的作品有比较清晰的特征。”

多用短句,措辞简单,不追求辞藻的华丽,以平实的语句来阐述逻辑——这是石黑一雄的写作给郭国良印象最深的一点,读他的作品,“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内在节奏和独特韵味。”

作为译者,郭国良觉得,“要能清楚表达语句的含义,同时又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节奏上的一致性,是很难的。但是石黑一雄的作品却能给译者提供这样一种空间,你完全可以亦步亦趋地跟着他走。”

对于瑞典文学院给出的授奖理由,郭国良也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石黑一雄能获诺奖,是因为他所关注的是目前移民越来越普遍的世界,“这是一个全球人口流动频繁的时刻,石黑一雄抓住了人们的追求、困惑和憧憬。”

公开资料显示,石黑一雄1954年1月8日生于日本长崎,6岁时随家人移居英国,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在他身上,有一些显在的标签,比如“后殖民”、“移民”,而他的特殊背景与身份,让他对英国自身的历史与国民性,有着不同视角的思考。

“一个强大的帝国从发达到衰落,人们会作何反应?这种形态是否会慢慢变成全人类的普遍状态?还有当下越来越频繁的移民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伦理问题,又会给未来带来怎样变化?”

郭国良认为,石黑一雄在书写这一连串的变化方面,无疑是个能手。这也许就是授予他诺奖的原因之一。

(责编:许文金、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