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近四十年每天两小时阅读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的最佳渠道”(人民日报·海外情缘(二))

2018年06月12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70岁的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三潴正道从2007年开始翻译出版的11本《必读!有趣的中国》系列图书。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非常荣幸我跟人民日报同岁!”70岁的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见到记者,就像与久违的亲人见面一样兴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近40年时间里,三潴风雨无阻,每天早上5时开始阅读两个小时人民日报。不仅如此,他还分门别类地做人民日报的剪报,并精选文章翻译成日语出版。如今,他依据人民日报整理编辑、翻译的书籍超过70本。

独创“三潴式人民日报阅读法”

近日,记者来到三潴教授工作和生活的千叶县柏市。在约好见面的咖啡厅,三潴像出差一样,带了一个拉杆箱、一个帆布包和一个皮包,用于携带见证自己与人民日报之间缘分的资料。

三潴的家庭与中国颇有渊源。他的曾祖父是著名的中医专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日本知名大学教授,积极从事与中国的交流。家庭的熏陶让三潴从小酷爱中国文学,小学五年级就读完了《水浒传》,而且能清晰地记住每个人物的绰号。由此,三潴在大学时选择了汉语专业,研究中国六朝时期的小说和元代的元曲。

从1977年第一次访华至今,三潴已到过中国近150次。80年代初,三潴作为翻译随日本政府代表团访华,一直认为自己中文还不错的三潴发现自己在汉语书面语方面非常薄弱。于是,三潴想到了通过阅读人民日报来学习。

从那时起,三潴每天早上5时起床阅读两个小时人民日报,近40年来从未间断。三潴说:“人民日报是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的最佳渠道,我把一天中精力最好的黄金时间用在了读人民日报上。”

虽然人民日报电子版已经可以获取,但三潴依然坚持阅读纸质版。对于生活在日本的三潴来说,阅读纸质版人民日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订阅的人民日报一般在三四天之后才能邮寄到家中。

“人民日报在不断扩版,我最开始阅读的时候人民日报只有4个版,现在是24个版。”几十年风雨无阻地阅读,他独创了“三潴式人民日报阅读法”。三潴教授每天阅读两份人民日报,一份是刚邮寄到的三天前的报纸,另一份是三个月前的报纸。三潴说,三天前的报纸他大致翻阅一下,但阅读三个月前的人民日报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并按照自己划分的274个类别剪报并收集好文章。“有些文章需要在更长的时间里才能发现它的价值,如果当天就剪报的话,很多重要文章会被漏掉,必须要放三个月重读。”三潴解释道。

(责编:许文金、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