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11:09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在关于钓鱼岛的领有权问题上,既然日中两国政府的主张是对立的,那就证明,存在领土问题是客观事实。两国政府除了通过对话寻求解决之外,别无选择。 |
资料图:村田忠禧
历史事实共有化,解决日中岛争第一步
在关于钓鱼岛的领有权问题上,既然日中两国政府的主张是对立的,那就证明,存在领土问题是客观事实。两国政府除了通过对话寻求解决之外,别无选择。
为了推进对话,就需要一个一个剔除障碍,创造适合实现对话所需要的环境。双方相关部门就万一发生不测时的处理方法达成协议,确认双方都拥有和平解决事态的意志,而不试图让事态恶化。领导人应拿出智慧和勇气来实现对话,停止“面子”之争。领土问题并未停止在政府间的争执,也把一般国民卷入其中,使得双方对对方国民感情恶化,厌恶感增加。
谈到领土问题,人们很容易地就变身成“爱国者”。不论古今中外都盛行“寸土必争”这种强硬论,成为煽动对对方的敌对情绪的口实。我们必须从领土的“魔力”下解放出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培养灵活分析的智慧和能力。这件事,既容易,又困难。重要的是,不把本国的观点视为绝对,而要倾听对方的想法、主张,通过“对话”加强相互的信任关系,探寻友好、和平解决的办法。
民间交流是防止对立激化的重要缓冲剂、实现和解的促进剂。中断民间交流是错误的。在民间交流时,对于政府间存在争执的问题,不要求达成一致意见。不能把对于领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作为实施民间交流的衡量标准。
不同国家有不同理解理所当然,但对话要求倾听对方主张的谦虚态度,需要进行真挚、平等、冷静、谦虚的对话。在进行当今时代人与人的“对话”的同时,还需要与过去面对面地“对话”。
对过去的认识是通过教育和传承进行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要实现对历史认识的共有化,不是简单地能实现的。日中之间,过去存在侵略、被侵略的历史,所以不可能用普通的办法达成认识的共有化,需要双方不懈地、踏踏实实地努力。
作为实现在领土问题上的认识共有化的第一步,首先应该实现事实的共有化。没有事实基础上的认识共有化是海市蜃楼。现实情况是,人的习性是愿意承认对本国有利的事实,因此,即便是同一事件,根据观察的角度、重视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实也不同,这也是现实情况。不能拒绝不同的观点。现实是复杂的,因此,多角度观察是重要的。
今年是日中恢复邦交41周年,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日本的《信息公开法》和中国的《档案法》所规定的公开期限原则上都是30年。石井明等编《记录与考证:日中邦交正常化、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交涉》(2003年),书中收录许多珍贵的资料和证言,表明日本外务省在公开资料时有意隐瞒了部分内容,即关于所谓搁置钓鱼岛问题的部分。矢吹晋著书《尖阁问题的核心》(2013年)阐明了外务省有意篡改记录的事实。
在中国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有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71-1995),编入的文献大半都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基本没有收录日本方面公开的外交记录。之后,在中国是否公开过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和平友好条约交涉的文书,在我观察,目前还没有。41年前的文书已经不再是机密文书。根据《档案法》应该公开了。日中关系不好的原因之一,与缺乏科学、客观的视角考虑问题的气氛有很大关系。
具体的事实共有化工作指的是,历史事实的共同挖掘、整理、翻译、编辑资料集、公开成果、依据历史事实共有化工作的成果进行共同历史研究。做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和经费,确保并培养实际从事工作的人才也很重要。作为两国政府的共同任务,应该提供援助基金,支援历史事实共有化活动。这项工作不只是在日中之间进行,还应与韩国、朝鲜一道进行。
安倍首相一边在讲“对话的大门随时敞开着”,而实际上又主张“不存在领土问题”,因此,他的立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对话的空间。
作为解决方法,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取消各自关于领土问题的主张,但作为日中和平、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象征,签订协议,共同管理这些岛屿是最妥当的解决办法。很明显,对双方来讲,这是“妥协”。如果双方通过妥协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开拓光明的未来,那么,这种妥协就应该被积极评价。要妥协,不可欠缺的是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加强信任关系,注意不做任何伤害信任关系的行为。(村田忠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