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泽贤治与他的故乡花卷市【2】

2018年01月22日09: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宫泽贤治与他的故乡花卷市

这首诗便是作家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

卒于1933年的宫泽贤治透过《不畏风雨》这一诗作,与2011年因地震而伤痕累累的故乡来了一场超时空的联结。这种联结,正是宫泽贤治带给故里同乡的遗产。

1896年出生于日本东北部岩手县花卷市的宫泽贤治是富商之家的少爷,毕业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今岩手大学农学部)。然而,这个富二代并不娇气,他在花卷农学校担任教职时,透过农民子弟的学生,窥见了农民生活的疾苦,从此特别关心农民的生活,长期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究,至死方休。宫泽贤治在面对农民时,产生一种赎罪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让他更加奋力地想为他们留下点什么。

至于写作,宫泽贤治在学生时代就已开始在校刊上发表短歌或小品文。自盛冈农林学校毕业后,更开始了童话创作。之后,因要求父亲改变宗教信仰而和父亲产生冲突,宫泽贤治愤而离家前往东京。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却苦于没有发表机会。一年后,宫泽贤治接获妹妹生病的电报,匆匆忙忙地带着这一箱原稿返乡。然而,妹妹没有度过这一劫难,终究还是于一年后过世。为此,宫泽贤治留下了《永诀之朝》《无声恸哭》等悼念诗组,同年亦开始创作日后被视为其代表作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32岁那年,他因担心稻作歉收而在雨中四处奔走,因而罹患肋膜炎,在病榻上,他却与现代诗歌结缘,那首《不畏风雨》正是出于此时。之后,宫泽贤治的病情一度好转,不仅陆续发表一些诗歌和童话,甚至成为一名碎石工厂的技师。花无百日红,就在1932年9月下旬,宫泽贤治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离开人世,据说离世前一晚,他还在回应农民的肥料咨询。那一年,日本东北部取得了大丰收。

宫泽贤治生前仅拿过五日元稿费,诗集《春与修罗》和童话集《要求很多的餐厅》还是自费出版的,足见宫泽贤治在当时日本文坛并无多大的能见度,更遑论影响力。他去世后,还是仰仗未曾谋面的文友草野心平四处奔走,才得以让遗稿问世。

宫泽贤治当然不会想到,此后自己的作品会给日本甚至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不会想到那首《不畏风雨》会在近八十年后,激励了他挚爱的故里乡亲,更不会想到日后自己会被称为“国民作家”,成为花卷市的代表人物、宣传大使。现在,整个花卷市犹如为宫泽贤治而生,到处流传着大大小小有关宫泽贤治的轶事传说,更不用说纪念馆、纪念碑、遗迹,或是宫泽贤治曾留下过踪迹的地方等这些硬体资产。

来到花卷市,尚未出车站,你可先闻到浓郁的香味。车站内附设的小餐馆特制宫泽贤治便当、宫泽贤治乌龙面、宫泽贤治荞麦面,让行色匆匆的旅人得以充饥果腹。当然,这不是凭空杜撰,是依照宫泽贤治的口味和作品中提及的料理方式烹调出来的。原来,宫泽贤治还是个美食家。

车站出口右侧有一小门,推门进去便是一连锁便利商店,店内特设一柜,贩售农产品如宫泽贤治米、宫泽贤治米玄米茶、银河铁道米,以及让人爱不释手的文创商品,这些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宫泽贤治的故里乡亲对宫泽贤治的喜爱和感念。而那一年一度的宫泽贤治学会例会,更是花卷市的年度盛事。

日本有非常多的学会,多数是由该领域的研究者组成,年度例会就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然而,宫泽贤治学会不只如此。宫泽贤治学会除了宫泽贤治的研究者们之外,更多是宫泽贤治的忠实读者。参与学会内部营运的日本友人说,这种状况在日本几乎可说是绝无仅有。

每年例会,这些忠实读者们风尘仆仆地从各地自费来到花卷市,用亲身参与表达自身对宫泽贤治的热爱。在白天的会场上,他们专心聆听着宫泽贤治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到了中午休息时刻,他们徒步到会场附近的咖啡馆“林风舍”,来个宫泽贤治下午茶套餐,提个神或打个盹。“林风舍”可不是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宫泽贤治的相关版权都在这家咖啡店手上,也因此整家店溢满宫泽贤治的气味,俨然是一“宫泽贤治圣地”。在这里,你不仅可喝上一口宫泽贤治喜欢的咖啡,吃上一口他设计的甜点,来场“圣地巡礼”,最后还可带走与宫泽贤治有关的最新出版情报和活动资讯,身心都安顿,这可不都让他们高兴坏了。到了晚上的餐会,他们一边啜着花卷的乡土汤物,一边聊着宫泽贤治,聊到兴奋了,嘿,我们来唱首歌吧,突然全场就这么合唱起了那首以宫泽贤治的诗作为词谱成的《围绕星星的歌》,竟没一个人漏词!

这个时候,即便没有那么深入研究过宫泽贤治,甚至没有读过太多宫泽贤治的作品,都不足以妨碍人们从中感受到宫泽贤治这位“国民作家”无边的生命力,以及一种“活着”的文学动能。显然,宫泽贤治去世后,他本人已被他的文学作品取而代之,在花卷夜空的银河铁道上,在森林中,在原野中,在彩虹和月光中,永恒而生,涓涓细流般地抚慰着这世上所有不安的人心和动荡的灵魂。(作者:蔡钰淩)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7日 13版)

(责编:许文金、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