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看网络教学:潘多拉魔盒已开启?(下)

2020年07月08日10:49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上次我们讲了网课利大于弊,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这次我想谈谈网课这个潘多拉魔盒释放出的“对大学教师不利的现实问题”。(主要探讨部分非研究人员培养的大学文科系)

八个现实问题

1. 一部分学生若能通过网课高效学习,则大学4年应修习的文科类专业知识可能仅用一两年即可掌握。且网上已经有很多简明易懂的讲解视频、全球顶尖高校的讲座等,此外也有很多热爱教学的老师的课程,且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

2.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真正的目的不是做学问,而是学习知识拿学位的地方而已。

3. 当唯学历论崩塌,大家普遍认识到高学历无法为“优秀”背书,且有其他可替代学历为自身水平做保证的方法时,人们考大学的欲望将大大降低。

4. 大学虽然倡导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但现实中,很多教师自己都不具备那样的能力、见识及人格魅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5. 当前很多课并未达到可以公开发布在网上的水平。

6. 网络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将导致低水平教师被淘汰。

7. 大学教育的理念往往认为优秀的研究者等于优秀的教育者,但实际上这是错的。

8. 能够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能动地学习的人,将超越只会在大学被动拿学分的人。

笔者之所以将问题写得如此严苛,是因为无论我们喜欢与否, 这场变革的浪潮已经奔涌而来。冰山已经迎面撞上大学这艘巨轮。即使学校和老师不做改变,学生们也已经注意到了变化。网络教育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所具有的高效性及创新性备受瞩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展开了一批数以万计的网络教育人才招聘,网络教育及教材开发已在逐步推进。

如今变革已来,我们没有办法视而不见。曾经,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19世纪初期,英国匠人由于担忧失去工作而掀起了一场破坏机器的运动,也就是著名的卢德运动(Luddite movement)。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枉顾不利的现实问题、固执地想重回以往教育模式的做法,就如同卢德运动一样,主人公们都有不采取措施就会被淘汰的危机感。

在日本也存在类似情况。知名教育机构东进综合预备校的教育模式是请一流人气讲师录制网课,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再请在读研究生做家教老师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每年该机构能让数千人如愿考上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一流高校,而相较之下,依旧采取面授式的大型教育机构则风光不再。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通过网课跟教学方法优秀的老师学习,不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学习效果也远超一般水平教师的面授。现在,爱知县的公立高中也临时引进了网课。一旦学生不再选择考取大学,同时社会上也有能够证明头脑及专业知识水平的系统,那么大学的文科专业将面临着淘汰。

日本的高校也在行动。从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教育部)公布的截至今年4月10日的高校复学情况可以看出,用网课代替一般授课的国立大学比例为74.4%,私立大学为46.0%,东京都内的知名高校无论国立还是私立,都改道导入了网课。

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是最先启动网课的学校,东大校长还预计到了网课推行要经历的试错过程,呼吁师生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相反,那些不受新冠疫情突发因素影响也面临淘汰的地方及私立的一般大学却无法开展网课,最终不但不能把握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甚至错失转型网课的良机,导致与一流高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当前形势下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有很多方法,在这里仅谈谈笔者的拙见。

首先高校应当全力进军网课,只要能网上授课的内容都转线上。当前规定在4年大学学习期间拿到一定学分即可毕业,可以参考这个学分制设置一个标准,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即可授予学生学位。这样可能就会出现一年毕业的学生,也会有五六年都毕不了业最终退学的学生,但是社会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将高于现在这种大学毕业却连专业水平都无法保证的机械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标准更高的大学,其学位也更能得到企业的认可。

第二,以当前大学毕业所要求的水平来看,学生通过网课各自高效学习,2年足够完成学业,剩下的时间可以再掌握一两个专业,也可以留学、创业或者实习。通过视频网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短期集中学习,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也是可以的。

第三,教职工、大学资源也可以从好看时尚的面子工程和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必须面授的内容,或者集中精力发展让学生积累经验增加体验的策划与项目,构建帮助学生成长的体系,不断提高对于学生来说的“性价比”。这样一来,教师就转变为高效学习的辅助角色,同时对授课内容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在今后的时代也不可或缺,教育的重要性将日渐凸显。不再囿于往日的权威,果断改道网课,并能够适应的大学和新兴教育机构、系统将得到极大发展。因为就像达尔文所说:“自然界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津田量副教授,张靖译)

(责编:张靖、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