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個水星探測器將發射 到達水星尚需7年

2018年10月15日13:26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日本首個水星探測器將發射 到達水星尚需7年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馬麗】自古人們就知道水星的存在,但由於探測困難,關於其如何形成、由何種物質形成幾乎完全不清楚。據日本共同社10月15日報道,力爭解開諸多謎團的首個日本探測器20日將與歐洲探測器一同從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發射。這一構想歷經21年,到達水星尚需7年,可謂漫長的旅程。

水星靠近刺眼的太陽,從地球上可見的時間也很短,通過望遠鏡觀測受限較多。而利用探測器接近也存在很多困難,除了強烈的太陽光及高溫成為阻礙外,繞太陽轉很多圈的同時慢慢減速接近水星需要很多時間及燃料。

據報道,此前嘗試探測的有1974至1975年的“水手10號”與2011至2015年的“信使號”,兩者皆由美國發射。本次日歐合作實施的“BepiColombo”是首個美國以外的探測計劃。名稱來自為“水手10號”探測做出貢獻的數學家。

水星與地球一樣是擁有磁場的行星。由於體積小但重量大,很可能內部存在巨大的金屬核、熔化並對流。此次考慮詳細調查磁場及表面,弄清水星內部構造及演變至今的歷史。

兩個探測器將結合起來由亞利安5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使用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也驗証過的高效離子引擎,從地球出發飛行90億公裡,於2025年底到達水星附近。之后兩個探測器分離進入環繞水星的不同軌道,用一年時間收集信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發的探測機“澪(MIO)”將調查圍繞水星的磁層及極為稀薄的大氣的分布和運動,採取了聚集鏡片反射太陽光等的耐熱措施;歐洲航天局(ESA)的“MPO”將使用攝像機、高度計、放射線等的傳感器,探尋水星表面地形及所含礦物質。

日方負責人的JAXA教授早川基稱,如果了解與地球、火星一樣由岩石構成的水星的歷史,“也將成為探索太陽系其他行星形成過程的線索”。

該計劃於1997年開始討論,原本是日本單獨發射的計劃,中途開始與歐洲合作,歷經屢次推遲終於要實現發射。早川嚴陣以待地表示“終於站在了馬拉鬆的起點”。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