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茧居族”人数剧增已成社会问题

2019年06月17日08:16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日本“茧居族”人数剧增已成社会问题

在日本,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作“茧居族”(“茧居族”是指那些与外界零交流的人,他们少则半年、多则几十年不出门,几乎与世隔绝)。本月1日,日本前农林水产省事务次官熊泽英昭在家中杀死自己44岁的“茧居族”亲生儿子,竟声称是“为民除害”,此案使“茧居族”及其造成的社会问题再次成为日本舆论关注的焦点。

父杀子震惊日本

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家住东京都练马区的无业人员熊泽英一郎在家中被人用菜刀砍死。东京警视厅随后逮捕了被害人的父亲、日本前农林水产省事务次官熊泽英昭。

报道称,熊泽英昭与妻子及长子英一郎三人一起生活。当日下午,熊泽英昭主动报警称“刺杀了儿子”。作为“茧居族”的熊泽英一郎被发现身中数刀倒在床上,送医后被确认死亡。

在行凶的6天前,76岁的熊泽英昭曾在家中遭到儿子的暴打,警方在其身体上发现了疑似被殴打的淤青。当时,熊泽英昭也向妻子暗示,下次再被儿子殴打“不会手下留情”。事后在接受警方调查时,熊泽英昭也承认,“如果不杀他,我就会被杀”。

据称,在案发前,熊泽英一郎还曾抱怨附近的小学太吵,因而被父亲训斥,双方发生口角。调查人员透露,熊泽英昭供述称,44岁的长子“有闭门不出倾向,还有过家庭暴力”。熊泽英昭还称,5月28日在川崎市发生的51岁男子持刀行凶事件也影响了他。他说:“看到川崎发生的事件,我害怕自己的儿子也会伤害周围的人,十分担心。”他表示,认为自己的儿子也可能效仿凶手进行“无差别杀人”,因此决定“惩治”他,以避免造成社会危害。

熊泽英昭的邻居称,“听说他们(熊泽英昭夫妇)有孩子,但他们几乎不提及(孩子)。我既不知道他们有个儿子,也不知道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

另据报道,熊泽英一郎住在东京都内另一处居所时,曾和邻居就扔垃圾等琐事发生争执。之后,他回到父母家,与其父母同住。警方还在其家中找到了可能是熊泽英昭所写的表露杀意的笔记。

“茧居族”与世隔绝

“茧居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且缺一不可。一是24小时不出门,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即使偶尔出门也是去最近的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二是与他人零交流,即使与家人联系,也是因为生存需要;三是以上两点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近年来,“茧居族”已经成为日本的社会问题之一,“茧居族”犯案或者“茧居族”被杀的案件屡屡见诸报端:2016年,日本新潟县三条市一名70岁的母亲在杀死50多岁的“茧居族”儿子后自杀;此前,广岛县福山市还有一名77岁的父亲在家杀害了44岁的“茧居族”儿子;5月28日,51岁的“茧居族”岩崎隆一在神奈川县川崎市持刀随机砍杀路人,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行凶后自砍颈部自杀。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岩崎隆一长期深居家中,和外界少有互动。岩崎隆一与他80多岁的伯父和伯母同住。他的一位亲戚曾向该市心理保健暨福利中心咨询,表示岩崎长期无业,深居家中。但该中心人员并未派员探视岩崎,因为他的伯父伯母说,外人来探视可能会“刺激”他。

在最新一起“茧居族”相关案件中,熊泽英昭称为防止作为“茧居族”的儿子犯案而杀子。他本人将会受到法律惩处,这一事件在令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令“茧居族”再度成为日本舆论关注的焦点。

日本政府日前公布调查指出,日本当前40岁到64岁的人中,有613000人是“茧居族”,其中近3/4是男性。负责这项调查的日本内阁府官员称,“调查结果显示,‘茧居族’人数比我们想象的多,‘茧居族’是不单只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的问题。直至最近,‘茧居族’还曾被认为主要是青少年和20多岁年轻人,但日本的中年‘茧居族’人数愈来愈多,他们与世隔绝的时间更长”。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调查显示约半数“茧居族”维持茧居的生活状态超过7年。最新调查统计出的“茧居族”人数比日本政府2016年公布的一项类似调查还高。当时的调查估计,日本39岁以下“茧居族”约541000人。

日本政府已在所有县和多个大城市设立咨询中心,为“茧居族”及其家属提供协助。但只要没有涉及暴力、虐待,当局还是很难主动介入。

一些日本社会问题专家称,这些人如果不被社会接纳,就可能“反叛社会”,成为破坏性因素,甚至成为犯罪嫌疑人。“除了悲伤,人们更应该深入地想想酿成悲剧的原因”。一些声音呼吁日本政府和民间展开合作,在社区层面加强对年轻一代特别是所谓“茧居族”的心理关怀。

反映社会现状

日本政府卫生部门的一项研究显示,80%的“茧居族”可能存在精神疾病。其中,又有大约三分之二可能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发育迟缓,剩下的三分之一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

千叶县精神病专科医生齐藤和彦研究发现,这些“茧居族”症状各有不同,一些患者会交替出现暴力行为和幼稚行为,另一些则会表现出偏执、抑郁、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茧居族’内心是矛盾的,他们也会渴望和外界接触”。

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专家关水认为,“茧居族”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状。关水称,“日本人强调规则,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遵守群体规则的能力上。‘茧居族’是那些无法实现这样价值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感到羞耻,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他们会感到自责”。

日本社会舆论认为,川崎杀人案和熊泽家的悲剧再次反映出,那些闭门不出、拒绝接触社会的“茧居族”可能成为治安事件的源头。政府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并试图让他们“回归社会”,而不是走向偏激。

日本精神科医师田村毅依据多年接触“茧居族”个案的经验指出,家族治疗是帮助茧居者的关键方法。心理、就业与就学的社会支持,以及家人的信任与鼓励,可促使当事人脱离茧居生活。

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及公益组织也在积极推出各项举措。

自2009年起,日本厚生劳动省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茧居族地方支持中心”,为“有‘茧居族’的家庭提供就业辅导和心理援助,试图让‘茧居族’走出房门,接触外面的世界”。

日本各地的“福祉之家”也为“茧居族”开设了特殊的培训班,大多是以餐厅的烹饪以及接待服务业为主的工作培训。

据2018年秋田县“福祉之家”的数据反馈,在接受培训的113名“茧居族”里,顺利再就业的只有30人。不到30%的成功率,却足以让那些担心“茧居族”孩子生存问题的父母看到希望。

在“茧居族地方支持中心”举办的家庭互助讨论会上,不乏有头发斑白的老人咨询再就业培训的方式和流程,“希望能在死之前看到孩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记者 陈润泽)

(责编:许文金、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