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1月7日電 日媒指出,亞洲游客,尤其是中國游客對日本產品的垂青使得各日系品牌紛紛砸錢在日本擴廠。此現象在日本化妝品和日用品行業尤為明顯。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消費品公司正在增加對國內工廠的投資,目的是針對中國和其他喜愛“日本制造”產品的亞洲市場,以增加這些市場的出貨量。報道指出,這一趨勢表明了家居用品生產商戰略的重大轉變,其重點不再只是日本客戶,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得益於赴日旅客消費的增長,日本化妝品生產商資生堂有望在2018年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營業利潤和銷售額。該公司預計明年在東京北部,2020年在大阪郊區開設新的工廠。這也是資生堂時隔三十多年來首次在日本開始新的工廠。另外,資生堂的競爭對手高絲也計劃於2020年投入100億日元(約6億人民幣)來升級東京區工廠。
日本尿布及化妝棉制造商尤妮佳也正准備在於明年春季在福岡開設一家工廠,這是尤妮佳26年以來首個全新的國內工廠。由於福岡地區靠近亞洲大陸,該工廠將成為中國尿布及化妝棉出口的樞紐。
跨境電子商務的興起對日本消費品制造商來說也是一個福音,因為他們能夠通過中國的購物網站吸引海外客戶,這也使他們無需花錢建立當地工廠或銷售渠道就可以深入市場。
2017年,日本游客的年度記錄連續第五年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19%。化妝品和日常必需品的花費佔他們總花費金額的40%。而在游客回國后,往往會繼續在網絡上購買日本產品,這一趨勢也促進了日本的資本累積和就業。
另外,像明治等小吃制造商也在提高日本的資本支出,目標是增加對亞洲的出口﹔明治也將擴大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產品的生產能力。(海外網 羅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