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市場的誕生背景
據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伊藤亞聖副教授介紹,義烏就像“每天都在舉辦規模巨大的國際展覽會”,他還向我們介紹了義烏發展成世界第一大批發市場的歷史。
義烏有著“雞毛換糖”的傳統,在市場經濟開放前一直進行著商品貿易。並且,這種類似黑市的存在於1982年得到了義烏市政府的正式承認。
浙江省是一個輕工業發達的地區,有一些城鎮以專門生產塑料制品、服裝、五金等產品聞名。而義烏,則因建立批發市場、集所有產品於一處而聞名。原本義烏的商品僅限浙江省范圍內,但后來其范圍遍及全國商品,進入21世紀后更成為全球性市場,有世界各地的買家前來購置物品。
伊藤副教授還告訴我們,其實義烏給日本人帶來了很多便利服務。
“其實在以前,日本百元店的很多商品都從義烏進貨。高管帶著幾十名部下一起逛商城,很多店主都會在他們后面吆喝,招呼他們進店鋪看看,整個場面甚為壯觀。”
為什麼會形成這幅景象呢,那是因為如果商品被管理層看中了,那一單就會成交幾萬甚至幾十萬件商品。所以店主們都很想和這些管理層做生意,竭盡全力吸引管理層的注意。
但這畢竟是過去的景象了。現在,義烏的市場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例如義烏國際商貿城內,除玩具區等部分區域外,其他區域的客人零星可數。店員們也玩起了手機。
客人少的時候,店員們抽空玩手機(攝影:鹽田亮吾)
客人數量明顯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轉為直接購買”,也就是說百元店等大客戶再也不從市場購貨,而是直接向廠家提貨。二則是因為“電商的普及”。以前,全國各地的中小型企業都會到義烏尋找財路,看看商品,了解發展趨勢,和其他買家交換信息,到義烏一趟對每個買家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行程。但現在電商普及,不僅有阿裡巴巴這種面向個人的購物網站,還有專門面向法人的B2B批發購物網站,買家們再也不需要親自過來義烏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