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中日文化之河中的摆渡人》系列人物访谈

【专访】日本导演竹内亮:最爱镜头中的中国人“哭了,笑了,最真实”【2】

张丽娅 周欣一 袁蒙

2017年11月17日10:29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我住》节目组(官方微博供图)

最“无心”的拍摄收获最忠实的粉丝

谈起《我住》的拍摄契机,要从2010年说起。当时竹内亮担任NHK记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的导演,与主持人阿部力花了一年时间从长江源头到上海行走6300公里,拍摄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竹内说,当时经常被问道的是高仓健、山口百惠还好不好。

“2010年的那个时代,他们只知道高仓健、山口百惠,我特别惊讶。当时就萌发了这个想法,要向中国人介绍现在的日本。”

当然,在开始拍摄《我住》之后,竹内也发现这只是对中国地域差异的不了解而带来的一个误解。但正是因为这个美丽误会,才使《我住》跟随上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网络视频风潮,在赴日游热度渐起之时作为旅游节目顺势而出,以其真实的记录形式俘获了第一批粉丝的心。

在拍摄过程中,竹内从不准备台本,他说这样才能拍出最真实的状态。“导演,今天拍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我住》拍摄中摄影师与导演的“经典”对白。也正是因为没有台本,15分钟左右的成片,需要至少跟拍主人公一两天。《我住》的拍摄对象从住在日本的中国人、住在中国的日本人,一直延伸到现在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竹内说,选择主人公的唯一标准就是“拼命的、努力的人,老百姓”。《我住》的受众设定为中国网友,通过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来向中国客观地介绍日本,通过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使我们重新认识这片居住的土地,而对于拍摄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人,这个看似与一个日本导演毫无关系的选题,竹内想了想说“我喜欢拍中国人”。

“我做导演十年,拍过全世界的人。但从我的经验来说,拍得最有意思的是中国人。镜头里的他们非常活跃、直爽、直接,不做作。”“哭了,笑了,生气了,他们都无所谓,会把自己的感情真实表现出来。”

截至10月份,《我住》的播放量已突破两亿次,社交媒体上积累了20余万的粉丝。最初主人公的寻找只能依靠制片人、导演的人脉关系,如今每天都会有粉丝留言推荐人选,节目组只要从中选择即可。一些“死忠粉”甚至慕名而来要求加入节目组。在《我住》9个人的团队中,4人都是节目或者导演的粉丝。制片人赵萍笑着说:“这是我们最大的粉丝经济效应”。

(责编:张丽娅、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