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扎根云南15年获颁“彩云奖” 他弥补了我国虾青素培养基地的空白【2】

张怡

2019年11月26日08:04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日本专家扎根云南15年获颁“彩云奖” 他弥补了我国虾青素培养基地的空白

找到源头 填补领域空白

沼泽彻深刻地记得,初到昆明,生产基地周围有大面积田地,连工业发展都不太好,更不用提虾青素这一新兴的生物医药产业了。在认识的人少、几乎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他决定从源头开始发展产业,这其中,确立培养方式是首要工作。

传统在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主要在开放环境下进行,缺乏科学性,提取效率较低,于是日本相关企业用有机玻璃管制成圆柱形反应器并竖向排列,提高提取效率。但这一方法搬到昆明后,沼泽彻发现问题重重。首先,反应器中的水循环时叶片转动伤害了大量藻细胞;其次,冬天气温较低时,玻璃管会结冰,天晴后太阳一晒就裂开了。夏天气温较高时,有机玻璃管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质,管体变得模糊,藻类无法高效进行光合作用。立足这些问题,沼泽彻带领团队在室外做了大量试验,不断改变反应器原料。经历数十次失败后,他发现高硼硅玻璃管制成的反应器适合云南气候条件,同时将原来的竖向排列改为横向排列不仅能增加容量,还能扩大光照面积。

2009年,沼泽彻带领团队开发的新型密封式微藻培养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雨生红球藻高效繁殖和虾青素高浓度积蓄的同时,避免了培养过程混入杂质,保证雨生红球藻培养质量的稳定性。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这一研发成果,沼泽彻并未申请相关专利。雨生红球藻培养技术在云南的使用,弥补了我国虾青素培养基地的空白。

用技术打开市场 打通产业链条

沼泽彻对工作的投入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尽管中文说的不太好,但听见“虾青素”“雨生红球藻”“UV检测”等关键词,他便立刻提起了兴趣。对工作的专注让他在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架全密闭式玻璃管道反应器后,取得多项成就。2009年,他发现除了在云南外,很多炎热地区也想培养相关藻类,发展虾青素产业。针对这一需求,沼泽彻将“如何在热带培养虾青素”当做研究课题,利用企业在文莱的土地等,确立了热带培养技术。与在云南的方式不同,热带地区用LED进行培养的技术获国际专利,打破了培养阶段依靠自然光积累虾青素的传统方法。同时,用HPLC高效液相检测法代替传统UV检测法,能检测出纯虾青素含量,是国际认可标准。

有了培养、研发等前期基础,2016年,昆明白鸥微藻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研发终端产品,面膜、唇膏、香皂、EGF原液等产品陆续进入市场,打通了从研发到销售整条产业链。其中,国内首家研发出虾青素微胶囊,增加产品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有助于做成压片,使天然虾青素更好被人体吸收。

在云南的10多年来,沼泽彻平均两个多月回家一次,每次待一周左右,研发生产的时间远多于陪伴家人。但是由于花了太多时间在工作上,沼泽彻也有了一些遗憾。2012年圣诞节前夜,沼泽彻正沉浸在如何高效破除雨生红球藻植物壁中时,一通父亲病危的远洋电话打破了他的工作计划。辗转20多个小时回到家后,父亲已病逝,父子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15年来,沼泽彻引导云南虾青素产业不断发展,企业从最初的1家,增加至现在的10多家,且许多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为曾经参与其研发项目的技术人员,人才培养效果明显。他表示,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在云南开发终端产品,解决虾青素与不同物质混合容易变质等问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动相关生物制药产业壮大发展。(记者 张怡)

(责编:刘戈、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