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2日09:02 來源:京華時報
記憶是需要坐標的。這個坐標有了時間的經度,有了空間的維度,有了人物的溫度,記憶就有了永恆的可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更需要一個個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坐標。 |
立法宣誓
既是堂堂正正的勝利者的宣言,是告慰千千萬萬殉國烈士和死難同胞的祭詞,也是提醒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者的警言。
在抗戰歷史上,中國和日本處於記憶坐標軸的同一平面,也可以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日本歪曲記憶,硬幣就會變形。舉例說,日本將8月15日稱為看不出勝敗的“終戰日”,而這一稱呼消減戰敗的同時,也消減了戰勝。理由很簡單——如果沒有戰敗國,中國也好,美國也好,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同盟也好,勝利從何而來?
也正因為如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設立“抗戰勝利紀念日”的立法通告中,明確給出了立法的主要理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人民為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民族犧牲。”
這既是堂堂正正的勝利者的宣言,是告慰千千萬萬殉國烈士和死難同胞的祭詞,也是提醒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者的警言。
史家公認
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為二戰勝利所付出的犧牲不應被遺忘。
在嚴肅的史家筆下,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局性貢獻也正在得到越來越公正和中肯的評價。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中國抗戰史專家拉納·米特不久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不僅對中國的命運至關重要,對塑造當今世界格局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為二戰勝利所付出的犧牲不應被遺忘。”
當年同為對日戰勝國的美英蘇政治和軍事領導人對此洞若觀火。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隻有中國。蘇聯紅軍元帥崔可夫在回憶錄中感慨: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日本沒有進攻蘇聯,但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又無可爭辯的事實。
戰后一段時期,日本進步的歷史學家對中國的貢獻也有過公允評價。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家永三郎在《太平洋戰爭》著述中明確提出,太平洋戰爭(1941年日美開戰以來)與始於“九一八事變”的中日戰爭不可分割,中國大陸始終是主戰場,而中國人民是實至名歸的勝利者。
耐人尋味的是,戰后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者發起的代表性“攻擊”就是針對家永三郎。曠日持久的“家永教科書訴訟”官司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最后以家永三郎的實質敗訴而收場——這正與日本歷史修正勢力上升的時間軌跡相重合。
三紀念日
基本構建出慶祝勝利、銘記苦難、彰顯烈士的國家和民族記憶的坐標軸。為后來者傳承永久的民族記憶。
歷史的巨輪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的修正主義傾向不僅沒有衰退,反而出現進一步高漲趨勢。先有小泉純一郎首相6次參拜靖國神社,后有安倍晉三首相試圖改寫侵略定義,多次對戰犯頂禮膜拜,日本社會的整體保守化傾向也愈發鮮明,對歷史的歪曲更加肆無忌憚,對戰后秩序的挑戰也越來越露骨。作為付出最大犧牲的二戰勝利國之一,中國完全有權利、有責任從法理和道義高度對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保持壓力。
全國人大在今年2月確定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又於昨日(8月31日)將每年的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三個庄重的紀念日,基本構建出慶祝勝利、銘記苦難、彰顯烈士的國家和民族記憶的坐標軸。
中華民族的每個人——衛國者,殉國者,死難者,幸存者,都將在這個坐標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為后來者傳承永久的民族記憶——探索與夢想,犧牲與苦難,光榮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