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打工賺錢不再是首要目標

2018年07月28日11:12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近年來,在日中國留學生數量在急速增長。與過去的留學生相比,他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社團法人“日本中國留學生交流會”會長陳亮認為:“現在的學生與過去相比,變得有個性了。過去的中國留學生一到日本就要去找兼職,而現在的學生尋找的不是“工作”,而是“機遇”。他們並不滿足僅在日本留學。這是最近認識的“90后”留學生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會長陳亮也曾留學並畢業於日本的山形大學。

他介紹到:“過去的日本留學生並不清楚自己來日本后究竟想做什麼。去國外留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一條生存之路。因此,他們一到日本就立刻去找工作賺錢。不過,現在的年輕學生們就不一樣了。有很多學生來日本留學是為了掌握高端知識和技能。”

陳亮指出:“比如說,交流會的一名副會長的來日目標非常明確,即參加日本大學的法學部考試,夢想成為一名行政書士(代理個人或企業法人同政府部門打交道,處理登記、報批、辦理執照、項目審批等業務的職業)。因為他曾經了解到在日投資的中國企業不斷增加,行政書士的人才需求也會不斷增加的消息。之后,他通過了明智學院大學的法學部考試。日本的規定是,隻要取得了相應的資格,不問國籍都可以開設行政書士事務所。諸如此類,由於現在的中國留學生目標非常明確,他們大學4年的學業也能全神貫注地順利完成。”

“90后”留學生的特征是個性鮮明

從東京大學的研究生院畢業,獲得情報理工學博士學位的魏大比在日本成立面向中國留學生的預備學校“名校志向塾”。既是講師又是教育機構經營者的魏大比從“90后”留學生身上看到的最大特征便是”個性鮮明”。

魏大比表示:“近幾年,有很多年輕的學生想學習日本文化。他們選擇藝術、美術、舞台演出、動畫等眾多個性豐富的領域,這與我們這一代人的追求完全不同。大部分的“90后”認為,上一個好大學並不一定是人生未來的目標,而對人生的追求或理想的實現才是最終目標。”

佔比四成的中國留學生

現在,中國的海外留學早已大眾化了。這點從海外留學人數上可以清楚地看見。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5月,約有24萬海外留學生居住在日本,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佔比41.2%,上漲至10萬人左右。而且留學生年齡層也在不斷下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迎來了較大的變化。這股巨大的變化洪流也給留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因此,“90后”、“00后”的留學目的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去年3月10日,東京大學發布了合格學生表,趙鼎涵以極為優秀的成績合格錄取。2015年底,還是高三生的趙鼎涵決定去日本留學,搜集日本大學的資料。他以感興趣的國際關系學部為中心進行搜索,毫不猶豫地決定參加在國際關系與政治學領域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東京大學的考試。他於2016年4月來到了日本。

通過在日本語學校的准備,趙鼎涵於2016年6月以738分的高分通過了日本留學考試(EJU),並於7月后全力准備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不單單是筆試,小論文和面試也不斷地練習准備。到成績揭曉前的4個月內,趙鼎涵拼了命地在准備。期間,巨大的迷茫和不安向他襲來。他表示,如果沒有父母和老師們的支持,自己不會成功。

(責編:陳思、王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