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鎮唱活一本“農業經”(他山之石)【2】

2018年10月15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日本小鎮唱活一本“農業經”(他山之石)

  因人設崗,年輕人留住了

  少子老齡化對日本農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015年,日本農民平均年齡達66.4歲,65歲以上佔比63.5%,且不斷呈現上升趨勢。紫芝勉認為,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農業,將關系到日本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田切農產結合年輕人的興趣為他們安排工作,努力讓他們愛上農業,並在學到經驗之后,獨立從事農業。

  在田切農產,記者見到了兩位去年才入職的年輕員工——20歲的中平啟人和21歲的田原凜。兩人都不是農民家庭出身,但對農業非常感興趣。據悉,他們扣除保險等各種費用之后,每月到手的收入近15萬日元。

  “每個人隻有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才會做好。”因此,紫芝勉在面試新員工時,會詳細詢問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並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為他們量身定制工作。在入職之后,他也會經常聽取員工的想法。

  得知田原凜希望開一家點心店的想法后,紫芝勉非常支持,派她去田切農產的合作伙伴——一家生產點心的企業交換學習,並希望田原凜與那家企業合作開發以田切農產生產的辣椒與蘋果為原料的點心。8年前,一位跟當地姑娘結婚的意大利年輕人找到紫芝勉,希望在田切農產工作。一番交流之后,紫芝勉決定讓他種植意大利蔬菜。

  長野縣政府和飯島町政府也實施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年輕人獨立開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不僅手把手給予技術指導,還提供貸款等資金支持。

  著眼銷售,農產品好賣了

  考慮到當地農民種植的蔬菜、水果、花卉等農林產品自用有剩余,想銷售又無門路,田切農產8年前在國道旁邊建了一個叫“廚房花園田切”的直銷點。每個季節,哪個農戶銷售什麼產品,在直銷點都非常固定。農戶把東西拉過來,打個招呼就可以離開。田切農產負責銷售,從中收取15%的提成。

  在直銷點內,記者看到茄子、辣椒、西紅柿等應季蔬菜,西瓜、桃子、梨子等新鮮水果,大米、大豆、紅豆等糧食……近百種農副產品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貨架上。不一會兒,年過七旬的井口女士開車給直銷點運來了10把百合花,中村先生又拉著7個西瓜放到了貨架上。這些產品不僅吸引著當地居民前來選購,還有不少外地居民慕名而來。

  田切農產目前種植有水稻、大豆、蕎麥、大蔥、辣椒、蘆筍、桃子等多種作物。據紫芝勉介紹,在種植每種作物之前,田切農產就已經為農產品規劃好了出路,跟相關客戶簽訂合同。田切農產還積極提高每種農作物的附加價值。例如,田切農產最近跟當地的酒廠合作,把大米賣給釀酒廠,隨后再全部收購所釀清酒,賣給餐館或擺在直銷點銷售。

  田切農產秉持3個理念:可持續發展、對環境友好、有創造力。為了讓當地農業能夠世世代代持續發展下去,除了留住人才外,還必須要保護好土地資源。為此,紫芝勉堅持在田切農產進行輪耕作業。一塊水田種植幾年水稻之后,就會把水抽出變身旱地,種植大蔥。此外,盡量採用原始方法來除草、滅虫,不使用農藥和化肥,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張安明對本報記者說,田切農產的探索和實踐,為日本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道路。目前,日本農業和農村改革有兩條路徑:一是把小農戶土地集中起來,同時鼓勵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走規模化和高效化之路﹔二是依靠區域農民合作開展農村改革,通過大家共同參與、共享發展成果。(劉軍國)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5日 22 版)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