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語學習者意識變化的背景

為什麼學生不願參加日語演講比賽?【2】

2018年11月27日15:15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另外,現在的大學生們十分忙碌。他們除了要操心社團活動、實習就業活動,還有各種各樣的考試。期中、期末考試自不必說,還有日語能力測試、日語專業4級、6級、8級以及英語4級、6級,甚至托福等語言能力考試。同時還得顧及大學、學院組織的各種活動、志願者項目。另一方面,如今的中國大學有種重科研輕教學的潮流,語言學教師也被卷入其中,導致教師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大學教育體系也導致學生逐漸遠離比賽。

換言之,學生即使學習了日語也不意味著能進日企,即使進了日企也拿不到高薪,再加上AI的出現使得翻譯行業前途未卜,在這種情況下,把目光局限在掌握日語上有一定的風險。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不得不選的日語專業,如果不根據時代的變化發展充實自己,就會在畢業后遇到重重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在大學時採用“日語+”的學習模式。近年來,就有學生選擇修雙學位,在學習日語的同時兼修會計、法學等專業﹔另外,日語專業畢業后,選擇去歐美攻讀研究生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除了具備英語、IT能力,我們還應放眼未來,做出選擇並學習。在這裡我並不是批評現在的學生,而是真心覺得不容易,很佩服。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與日語相關的比賽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有些比賽連高校教師都未曾聽過,這樣一來比賽的權威性也會降低。在中國城市地區,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孩子即使不去參加這些比賽,不拿獎項,父母也會為他們購買電子詞典,隨時帶他們去日本游玩。留學方面也是如此,與其為了交換項目和學費減免選擇一些二三流的大學,更多家庭願意自費送子女去一流大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一些演講、作文大賽就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和價值。

如今社會和學生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各種日語比賽卻一成不變。從數十年前開始,主題就是“中日友好的未來”,之后每年都是換湯不換藥。我想我們該重新考慮這些比賽應有的形態了。或者干脆把主題改為“新時代日語演講比賽的理想模式”、“日語專業的未來”、“日語專業該如何生存”等,讓我們也虛心聽聽年輕學生們的想法。 (文/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副教授 津田量)

(責編:陳思、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