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打黑工”,真劃算嗎? 外勞困境何時休

何路曼

2018年12月06日12: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到日本“打黑工”,真劃算嗎? 外勞困境何時休

中新網12月6日電 (何路曼)在日本,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沒有身份,拿著最低的工資、甚至被拖欠工資,他們的勞動環境差,每天躲避著警察,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他們是在日本的外國人,也是在日不法滯留者——俗稱“黑戶口”。

近日,“11名中國人涉嫌不法滯留被日本警方逮捕,另有40余人失蹤”的消息,讓這一群體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

“黑戶口”

為什麼要留日當“黑戶”?

日本是非移民國家,不承認通過正規途徑引進單純勞動力,這使得許多外國勞動人口沒有正規赴日務勞的渠道,往往為了赴日打工賺錢而不得不鋌而走險。

他們或利用其他路徑赴日后滯留不歸,或直接偷渡赴日,形成了數量龐大的“黑戶口打工族群”。

而一些勞務中介機構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也日漸曝光。“黑戶之路”的源頭早已布滿陷阱,一些中介機構的“三黑”是導致“黑戶口打工族群”產生的重要原因。

大凡執意出國做勞務的人,都是在充分相信了“招募簡章”的基礎上,才下定了決心出國的,並交了不少的費用。然而,就是在這份“招募簡章”上面,一些勞務公司尤其是“黑中介”,布下了種種陷阱。

“事實上,黑戶口在日生活是寂寞的、悲苦的,是缺乏前途的、沒有希望的。黑戶口的最終出路無非兩條:一是經年累月打工賺錢,滿足既定心理價位后回國﹔二是在日謀求“黑”轉“白”之路,也就是重新獲得特別在留的合法身份。”對於這一群體,日本《中文導報》曾這樣描述。

“是來日本工作的”

大部分外國人黑戶口留日,是為了打工賺錢。近日被捕的11名中國人也是這樣。

他們從2018年6月至10月期間,持短期滯留資格進入日本,並在北海道知內町的施工現場工作。許多人在被捕前的2周時間,都沒有收到工資,為了表示不滿,他們曠工了一周。

其實,每年6月,是日本法務省入管局打擊黑戶口月,實名為“不法就勞外國人對策推廣月”,這也說明了“就勞”,是黑戶口留日的真實目的。

他們時刻躲避著日本警察的目光,靠打工賺點辛苦錢。如果一旦被警察發現身份,就會被遣返。

“含淚活著”

2009年年末,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含淚活著》,就講述了一位“黑”在日本15年中國人的故事。

丁尚彪,這部電影的主角,他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崇敬舉債赴日留學,后來為生存所迫,丁尚彪從北海道輾轉跑到東京,成為一名非法滯留者,長達十幾年“黑”在日本。為了還債,供女兒去美國讀書,丁尚彪不得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並且忍受一家人長期分離的痛苦。

這部電影是眾多在日非法滯留中國人生活的縮影。

黑戶口的在日生活環境越發嚴峻,他們承受著身心兩方面的壓力。為此,也有越來越多的黑戶口希望重新取得合法身份,走出戰戰兢兢的打黑工的日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打黑工”真的劃算嗎?

的確,在中國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現實下,偷偷摸摸甚至隱姓埋名到海外“打黑工”,長期所得真的劃算嗎?在各國紛紛收緊移民門檻的背景下,渴望通過庇護、“特赦”甚至“抽獎”來獲得所在國合法身份的想法,真的能如願嗎?單單是非法滯留的漫長煎熬,以及種種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就值得深思。

面對種種不公平待遇,想找老板理論?“沒身份”、“打黑工”就是最大的把柄,不少外國老板就是抓住這一點進行壓榨。一旦有政府部門介入,不管老板最終受到何種處罰,非法滯留者唯有被遣返一途。

更大的隱患是,因為是非法滯留,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及當地有關部門都沒有信息記錄,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惡性治安案件,就會給有關方面的信息收集、線索追蹤、案件調查等工作的開展帶來巨大阻礙,進而影響救援、偵破,並最終導致“能破的案子破不了,能救的人救不著”,最終使自己成為受害者,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責編:劉戈、張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