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逆勢增長說明了什麼

2019年07月29日10:00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日系車逆勢增長說明了什麼

  造好一款車並不難,難的是要在滿足時間、成本、質量和性能要求前提下,把多款車造好、賣好,從而推動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經驗表明,汽車企業的規模門檻為100萬輛,達成這一規模的過程,也是體系力同步培育的過程。企業若能在這一規模上持續穩定數年,則說明具備了體系力﹔反之就沒有形成體系力。

  今年上半年,盡管我國汽車銷量下滑高達12.4%,日系車卻實現了逆勢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日系車份額從去年上半年的19.9%,躍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2.7%,增加了2.8個百分點,大有超過德系車市場份額的態勢。

  具體來看,東風日產、廣汽本田、東風本田、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上半年銷量分別達到53.21萬輛、38.02萬輛、36.48萬輛、35.19萬輛和31.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0.3%、12.7%、34.4%、3%和22%。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有3家日系頭部車企在華合資公司均實現了正增長。

  當前,在車市正面臨較大增長壓力下,日系車還能有如此強勁表現,很值得人們深思。當然有人會提出,東風日產和一汽豐田只是微增長,與東本、廣豐的兩位數增長並不能相提並論。對於這種說法,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然而,隻要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全面。

  考察一家企業的發展,不僅要看銷量增速,還要看基數,更要看市場佔有率。東風日產已連續4年產銷破百萬輛,其基數遠比其他幾家大得多。在如此高的基數上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更何況,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總體市場佔有率已提升至5.4%,合資非豪華品牌市場佔有率達10.5%,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也能更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不少人認為,日系車逆勢走強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中日經貿往來持續升溫,為日系車在華銷量增長提供了較好氛圍。其實,我們還要看到以東風日產為代表的合資企業建立了穩健的經營體系力。

  造好一款車並不難,難的是要在滿足時間、成本、質量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把多款車造好、賣好,從而推動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嚴格來講,其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技術實力,還包括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管理等在內的體系力。作為民用工業中最為復雜的產業,汽車具有產業鏈長、開發周期久、協調資源多、資金投入大等特點,體系可以抵制隨意性,全面有效地積累企業的每一點進步,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和價值。

  同時,汽車行業又是一個極度強調規模效應的產業。如果在一定周期內形不成較大規模,車企經營就會越來越困難,因為作為資本、人才、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需要持續投入,這些投入若不能促進銷量迅速提升,企業的成本就會居高不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經驗表明,汽車企業的規模門檻為100萬輛,達成這一規模的過程,也是體系力同步培育的過程。企業若能在這一規模上持續穩定數年,則說明具備了體系力﹔反之就沒有形成體系力。至於更多企業還要追求200萬輛、500萬輛甚至1000萬輛的銷量目標,主要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規模,企業的運營成本就會被極大攤薄,會更有利於市場競爭。

  當然,追求規模不等於不要高質量。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僅軒逸、奇駿、逍客三款產品銷量就近40萬輛。這表明,日系車的這個規模不是靠產品數量拼湊出來的,而是通過穩健的體系,培育精品形成的。因此,對於一些還在秉持“多生孩子好打架”理念,卻無太多有競爭力新品的車企來說,無疑具有較強的啟示意義。這或許是一個產品驅動的市場,但更應是技術驅動的市場。隻有潛心於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進化與升級,讓產品散發耀眼光芒,同時把握好市場節奏,輔之以正確營銷策略,方有所謂的“產品為王”。(楊忠陽)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