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防疫——瘟疫下復興的日本民俗文化

久保輝幸

2020年06月18日15:2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隻能居家,空閑時間多起來,往往就會胡思亂想。坊間流傳著各種各樣新冠的預防方法,其中甚至有用大蒜來增強免疫力以抵抗新冠病毒這樣的謬論在世界各國傳播。的確,如果不食用過量就無大礙。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期,可能連科學家都會失去理智。人們心神不寧,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或許會想“不採取點什麼措施,真的沒關系嗎?”。這樣的現象,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那麼,要如何去消除人們這樣的不安,做到冷靜應對呢?

在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時,有個神獸名氣大增。傳說這個叫“阿麻比耶”的神獸通體發光,日本弘化3年(公元1846年)出現在肥后國(今熊本縣)海上。據傳,它對官員說:“我是住在海裡的阿麻比耶,從今往后的6年將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但6年后,將瘟疫橫行,所以請描繪我的畫像給世人看吧。”說完即離去。如今在京都大學的圖書館內仍保留有當年畫著阿麻比耶的報紙。

京都大學圖書館所藏畫有阿麻比耶的報紙(部分)

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傳圖片

今年3月,日本人就有關注這個可愛的畫像,年輕人紛紛畫出萌萌噠阿麻比耶,並發布在網上。許多人或許是出於自我慰藉,抑或是覺得有趣,即使明白這是一種迷信,仍然在網上轉發“阿麻比耶可以避免瘟疫”這樣的信息。現如今,它和熊本熊一樣,成了遍及日本的吉祥物

甚至有的地區舉辦了阿麻比耶創作畫的展覽會。最后,日本厚生勞動省利用其特征的趣味性,將阿麻比耶作為應對新冠病毒的一個方式,特別向年輕人推廣。

今年4月,日本橫濱車站展示了34張超大的阿麻比耶畫像。每件作品分別由不同的工作人員按自己心目中阿麻比耶的形象進行繪制,傳達了對人們安全的祝福,受到了乘客的一致好評。

有的西點店也在馬卡龍上描繪了阿麻比耶畫像,有的日式點心店把點心做成立體的阿麻比耶形狀,這樣的點心也備受顧客的喜愛。由日本著名插圖畫家描繪的阿麻比耶形象也被做成熱門的專刊雜志。甚至網上還有人諷刺日本政府的佛系戰“疫”,指出日本平息疫情的最大貢獻者是阿麻比耶,因為日本人蟄居期間勤奮地畫了許多阿麻比耶像。

現代日本最受追捧的防疫神獸是阿麻比耶,而在江戶時代(17~20世紀)則是來自中國的“白澤”最為普遍。

據中國的古代文獻記載,白澤是住在中國東望山的神獸,可通人語,古時候黃帝巡視,行至東海時遇見了此神獸。白澤向黃帝傳授了預防世間11520種妖怪的方法。黃帝即命令隨從者,畫出這些妖怪的畫像,並且召告天下。

從敦煌出土的《白澤精怪圖》中,確有描畫了幾種妖怪。可見,白澤圖原本是描繪許多妖魔鬼怪的繪本。但是漸漸地隨著白澤傳說的流傳,白澤本身的畫像也出現了。

唐代起,將白澤的圖案繡制於禮服和旗幟上用以辟邪逐漸流行,而這種風俗也於江戶時期流傳到了日本,並得到普及。擁有白澤的畫像可避免一路上的災難和疾病,這使得白澤在江戶時代成了人們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護身符”。白澤的畫像在霍亂流行時期,也廣為流傳並被人們隨身攜帶。同樣,在端午節驅邪,把艾蒿和菖蒲挂在門前,這個風俗與同“白澤”一樣從中國流傳至日本並普及。

至今,日本仍然保留著許多白澤的畫像,在日本的部分地區,端午節時仍然有懸挂艾蒿和菖蒲,並且用浸泡艾蒿和菖蒲的水泡澡來驅邪的傳統。這次疫情的初期,日本各地寺院公開了《白澤圖》藏品,附近的人們紛紛前來觀賞,也有人將其畫像發布到網上。

此外,1819年在與熊本縣北面接壤,名為肥前國(佐賀縣、長崎縣)的海域,有一位名叫“神社姬”的龍宮使者出現,她告訴人們“接下來的7年雖然會持續豐收,但之后將瘟疫橫行,隻要把我的身形畫下來展示給世人看就可以擺脫瘟疫。”如此,類似阿麻比耶的趣聞就被傳開了。神社姬是一個頭部為美麗女子,身體呈龍的形態,手持利劍的形象。而這個傳說也是預言數年持續豐收后,將有瘟疫肆虐。

另外,19世紀上半葉,還有一位名叫“件”的神獸出現,它長著人面牛身。傳說某人在山中遇到此神獸的時候,這個神獸預言道“今后數年內將會瘟疫橫行”,並且說道“看過我畫像的人將可避免災病”。

“件”這個名稱是由人與牛這兩個字合並而來的。與阿麻比耶和神社姬一樣,“件”的傳說也預言過豐收之后將有瘟疫。這也許是為了告誡人們,雖然社會越來越富裕,但是人們不可缺乏對災難的警惕心吧。

這樣的神獸引起了年輕人的關注,喜歡畫畫的人們繪制了很多插畫風的神獸發到網上,以打發閑暇時光。日本各地還掀起了神獸繪畫競賽。這次的疫情無意中使得傳統文化在日本再次復興。

日本北海道有個叫做阿伊努族的少數民族。這裡的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他們會在衣服上刺繡幾何圖形的傳統紋樣,衣服的袖子上採用的是驅邪圖案,以此避免瘟疫進入身體。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於5月7日戴著印有阿伊努族傳統紋樣的布口罩出席了記者會,引起廣大民眾的關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菅義偉說“聽說刺繡紋樣蘊含著不讓疾病侵入身體的願望,既是護身符,又有助於宣傳阿伊努文化,所以我戴著這枚刺繡口罩”。這種口罩不但在功能上可以抵御病毒,更被賦予了祛除瘟疫的精神內涵。這種口罩是由北海道登別市的刺繡社團“登別阿士禮會”制作的,會員隻有7人,一天隻能制作大約20枚。盡管如此,想要購買口罩的人依然很多,訂購電話被來著日本全國各地的預訂擠爆,訂單甚至排到了幾個月后。

這樣的傳統文化當然帶有“迷信”的成分。但是在舊社會為了增加人們的防疫意識,這也許是非常有效的。

日本著名的物理學家兼作家寺田寅彥,於1923年9月對關東大地震進行了深度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留下了這樣一句名言“天災總是在人們淡忘它時降臨”。這句名言成了日本流傳最廣的口號,對提升日本人的防災意識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寺田寅彥說,人們將災害的記憶傳承下去,可以為下一次災害起到警醒作用。

基於這樣的思考,日本關東地區到現在仍然於每年的9月份在學校及機關單位舉行大規模的防災培訓。日本的商超會在每年的災難發生月還會設置特別的櫃台,售賣受災地區的特產來支持當地經濟。讓顧客通過特產來感懷受災者的痛苦,並且通過消費來支援受災地,同時也告誡自己不要懈怠對災害的防備。

在日本,人們不僅僅是利用傳統文化,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撫慰受災者的創傷,同時也努力將災害的記憶持續傳遞給后世,以此警醒世人。(作者為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久保輝幸。陳麗靜譯)

(責編:張靖、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