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期檔,一部《西游記之大聖歸來》以9.5億元的票房成為“爆款”,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同時,也把中國動畫電影的票房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而今年,除了《大魚海棠》這部畫面唯美但劇情薄弱的國產動畫外,其他國產動畫電影幾乎全線啞火。加之今年票房增長大勢放緩、瘋狂的票補潮退去等原因,國產動畫片的市場似乎一夜間被“打回原形”。
不可否認,在“大聖”之前,國產動畫片的投資環境堪稱惡劣,而《大聖》的“大豐收”,讓業內人士意識到國產動畫也可以成為香餑餑,再加上金融資本持續闖入影視圈,國產動畫的資金窘境才得以緩解。然而,好電影顯然不是單單用錢就可以砸出來的。“好萊塢一部動畫片從啟動到上映,默認的制作周期是4年,而如今的中國,隨著資本和政策趨於寬鬆,出現10天裡備案四五十部動畫片的奇觀。”在中國影協秘書長饒曙光看來,一大波試圖賺動畫電影快錢的熱潮,預計在明年下半年和后年出現。
國產動畫電影“低幼為王”的現象,也一直飽受詬病,“喜羊羊”“熊出沒”類動漫長期佔據內地主導地位。影廳裡,孩子看電影、大人打呼嚕的情形屢見不鮮。“在故事還沒能走出低幼路線的環境下,有了資金,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饒曙光認為,國產動畫電影要擺脫低幼,真正覆蓋“全齡段”,日本動畫片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在題材上打情懷牌,吸引80后、90后、00后主流觀影人群,再用過硬制作留下好口碑,從選題階段就要把‘全民’考慮進來。”
在饒曙光看來,日式動漫也在主動迎合市場。相比以往以懸疑推理及危機重重的故事情節為主,新上映的“柯南”劇場版就弱化了部分推理元素,對動作和場面作了升級處理,不僅上演一場酣暢淋漓的功夫對決,更有驚險刺激的奪命逃殺。而在過往的劇場版中,這樣堪比好萊塢大片式的場景從未有過。“將好萊塢級別的動作水准與精巧的推理融為一體,也讓整部影片的畫風為之一變。”饒曙光說,這也提升了日本動畫片的海外競爭力。(記者 陳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