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軍后人講述盧溝橋抗戰:不許放棄一尺一寸國土

史春波

2017年07月07日13:24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29軍后人講述盧溝橋抗戰:不許放棄一尺一寸國土

這是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新華社資料照片

今天,對於參加盧溝橋抗戰的29軍將士的后人來說,是特別的一天。

他們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紀念活動。當然,最多的還是說說父輩們的抗戰故事。

年紀最大的是86歲的李惠蘭,她是29軍軍長宋哲元的外甥女。最遠的則是從青海過來,坐了24小時的火車。

馮強的爺爺馮治安將軍,向當時駐守盧溝橋的將士發出著名的作戰令。

河北滄州的劉國華說起爺爺劉又生的故事,直掉眼淚,“他腸子都流出來了,一邊捂著一邊戰斗,犧牲時才34歲。”

當時駐守盧溝橋的營長金振中,去世后骨灰就安放在盧溝橋邊。他的兒子剛剛給他拍了一個紀錄片紀念他。

今天晚上,他們會舉辦一次聚會。“學習和緬懷先輩們的事跡,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們說。

我爺爺給盧溝橋守軍發了作戰令

昨天上午,馮強收到了一張出入証,他受邀參加今天舉辦的紀念全民族抗戰八十周年儀式。“作為一名29軍的后人參加這麼隆重的紀念儀式,我很激動。”他這樣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他的爺爺是馮治安,當時駐守北平的37師師長——

當時,駐守在盧溝橋的是我爺爺37師下面的219團,當時日寇常到盧溝橋一帶以演習為名進行軍事挑舋,所以,就在盧溝橋事變前一天,爺爺還到盧溝橋視察。

7月7日當天,爺爺又在北平召集旅長何基灃和團長吉星文等布置應變措施,他這樣指出,面對日本人:“仍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不貿然開火,但若敵人挑舋,就堅決還擊。”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把我爺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把他稱為最“頑固的抗日派”。

面對日寇的無理強壓,7月7日這天,我爺爺與秦德純發布了著名的給盧溝橋守軍的作戰令:“不准日軍一兵一卒進入、不許放棄一尺一寸國土。彼如開槍,定予迎頭痛擊。”從此揭開全面抗戰序幕。

7月8日,在戰斗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我爺爺再次給戰斗在最前沿的37師何基灃旅長吉星文團長下達命令:“盧溝橋就是你團官兵墳墓,一寸土不能失守。”

我爺爺腸子流出來了還在戰斗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在北京南站邊上的一家連鎖酒店裡見到了47歲的劉國華,他拿著爺爺劉又生的烈士証,心情激動。

他是第一個從外地趕來參加紀念活動的29軍后人。他的爺爺劉又生,慘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當時,我爺爺是第29軍軍訓團第一大隊副大隊長,盧溝橋事變后,駐守南苑的軍訓團緊急備戰。

7月28日,日軍輪番向南苑發起進攻,我爺爺奮起抗擊。上午十點左右,軍訓團接到了后撤的命令,他在指揮和轉移團員的過程中,身負重傷,血流不止,接著又腹部中彈,彈片炸破了肚皮,腸子都流出來了,他把流出的腸子又塞回了肚子,繼續指揮部下沖殺,直到犧牲。

爺爺犧牲的時候才34歲。那天,一起犧牲的還有佟麟閣、趙登禹等將領。

1983年,國家民政部追認我爺爺是革命烈士,這是我們家最大安慰了。

八十年后,父親還守在盧溝橋

為了紀念今天,金天愚特意給父親拍了一個紀錄片。

幾個月來,他奔波在父親戰斗過的地方,記錄下生前的點滴。

“不僅是我的父親,也是對所有中國抗戰官兵們的一份紀念”,他這樣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他的父親就是當時駐守盧溝橋的29軍37師219團3營營長金振中。

他這樣講述父親的故事——

父親是河南固始縣人,1937年,奉命駐守盧溝橋。7月7日,接到命令后,他和官兵們與日軍開戰。餐前,父親會合所屬官兵高呼“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父親所在的29軍的大刀隊曾在喜峰口等長城抗戰中大敗日軍,斬日軍5000多人,讓日軍聞風喪膽。

在抗日戰斗中父親身先士卒,率部打退日軍的多次進攻,重創日軍。

在追擊逃敵時,父親被隱藏的日軍用手榴彈炸傷,被手槍子彈擊中頭部,受傷倒在了血泊中。

父親傷愈歸隊后又重返抗日前線,參加了武漢保衛戰等戰役。1948年在淮海戰場追隨何基灃、張克俠在賈汪起義。

1985年,父親去世后,有個遺願就是把骨灰放在盧溝橋邊,陪伴在橋邊犧牲的戰友們。

我外曾祖父帶隊擊斃日軍少將

抗日將領曾國佐是謝震宇的外曾祖父,昨天,謝坐了24個小時的火車,從青海趕到北京,參加這場特殊的紀念會。

雖然和大家第一次見面,但是特殊的情結讓他們覺得很熟悉。“像自己的親人一樣”,他說。他這樣講述祖輩的故事——

1937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110旅副旅長的外曾祖父駐防宛平、盧溝橋、廊坊一帶。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即向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中國駐軍發動攻擊。

外曾祖父即令吉星文219團金振中營為前鋒,迎頭痛擊日寇。

在戰斗中,外曾祖父和旅長何基灃帶兵血戰盧溝橋,重創日軍,致使日軍指揮官鬆游少將被擊斃,田代中將被解職……

直到北平淪陷,外曾祖父等才被迫撤離宛平。之后,他任國民政府第一集團軍第77軍129師副師長,與日軍激戰唐官屯、苦戰泊頭鎮,轉戰黃河兩岸。在大名城之戰中,面對日軍的飛機、大炮,孤軍以步槍、大刀英勇抵抗,直到城牆數處被炸平,日軍坦克進入城中后,他才率殘部撤出陣地。(本報特派記者 史春波發自北京)

(責編:袁蒙、張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