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而今,川菜不僅盛行於中國大江南北,還走出國門吸粉無數。在日本,就有這樣一群鐵杆粉絲,他們先是成立“全日本麻辣黨”,后又創建“麻辣聯盟”,進而又於上個周末在東京都都廳周圍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麻辣革命”——“四川美食節”。8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四川美食節”在東京圓滿落幕。
“四川美食節”是一場專門介紹中國川菜的美食活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活動組織者並非中國相關部門,而是由地道的日本團體“麻辣聯盟”策劃組織。“麻辣聯盟”創始人中川正道介紹說,他15年前到四川成都留學,在那裡生活了4年,從此愛上川菜欲罷不能。回國之后,他發現日本很少有真正的川菜館,於是在設計工作之余10多年不遺余力地在日本推廣川菜,創建了“麻辣聯盟”,還撰寫了一本暢銷書《四川料理之旅》,並在網上積極推介日本正宗川菜館。功夫不負有心人,日本消費者慢慢認可並喜愛川菜,“麻辣聯盟”的推廣活動也由小到大,逐步發展成此次高達5萬人參與的川菜推廣活動。
美食節選址在東京都都廳樓下的新宿中央公園,離繁華的新宿商業區不遠,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一踏上通往公園的過街天橋,裹著鮮香麻辣的牛油味道便扑面而來。對海外游子來說,那是家鄉的味道﹔對日本人來說,也許那便是四川的味道、中國的味道。
在美食節上,四川招牌名菜和地道小吃琳琅滿目。麻婆豆腐、水煮牛肉、酸湯肥牛、紅油水餃、串串香、麻辣燙、口水雞……幾乎每一家店鋪前都排起長隊。此外,美食節還設置了眾多中國文藝表演環節,如二胡演奏、川劇變臉等,讓日本食客大開眼界。主辦方還邀請一些日本名人嘉賓表演脫口秀,介紹四川料理和中國酒文化。
據組織者介紹,此次“四川美食節”參加者多達5萬人,且80%以上是日本消費者。據記者觀察,日本食客大多是年輕人。結伴而來的日本小伙兒北山和田中剛剛買到麻婆豆腐和口水雞,一起坐在公園台階上開始大快朵頤,沒過多久,田中便被辣得滿臉通紅、大汗淋漓,不停地喊辣喝水,而北山則面不改色。記者一打聽果然不出所料,北山是川菜館的常客,而田中是第一次接觸川菜。他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雖然還沒去過中國,但是美味的川菜和可愛的大熊貓已勾起他們對中國四川的無限好奇,希望有機會去實地走走看看。
麻婆豆腐在日本家喻戶曉,也是在美食節上銷量最大、排隊最長的陳家私菜的主打菜品。不過,以前日本人在中國料理店吃到的經常是迎合日本消費者口味做了改良的麻婆豆腐。
陳家私菜創始人陳龐湧手捧剛剛獲頒的“川菜名館”招牌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說,自己30年前初到日本時十分窘迫,曾在這次美食節舉辦地新宿中央公園與無家可歸者為鄰,風餐露宿近一個月。而如今,他在東京都新宿、銀座、澀谷、秋葉原等繁華地段坐擁7家四川料理店。
據陳龐湧介紹,22年前他在赤坂開了第一家店,但因推出的川菜過於正宗,餐館經營一度受挫。后來在他的堅持下,日本顧客慢慢從接受到喜愛,回頭客越來越多,現在所有店面一到飯點必排長隊,且90%是日本顧客。他說,今后會本著匠人精神將陳家私菜做好做大,通過川菜讓更多日本人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四川美食節”也涌現出不少進軍川菜領域的日本廚師,山邊主廚就是其中之一,他將四川料理技法與江戶(東京)料理的食材結合起來,用和牛和鰻魚推出水煮和牛和麻辣烤鰻魚。山邊說,他發現日本和中國在飲食文化上是相通的,美食節的火爆場面讓他再一次感受到日本人是如此地熱愛川菜。
美食節也為中日川菜廚師提供了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從四川綿陽遠道而來的蘭庭十三廚餐廳主廚蘭明路說,美食節從食品車、店鋪甚至垃圾處理等各個方面都做得相當規范,這樣的活動有利於川菜在海外的推廣和提升,值得中國方面學習借鑒。
蘭明路說,他希望日本的川菜館不僅要做好菜品,更應該講好每個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這樣可以讓更多人通過舌尖上的體驗對中國文化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