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訂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日本泥鰍將來或成瀕危物種

2018年05月24日16:2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圖:被列為極危物種的愛知縣小鯢(來源:《朝日新聞》)

人民網東京5月24日電(許永新)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環境省22日修訂了匯總瀕危物種情況的《紅色名錄》。在日本的瀕危物種中,這次增加了棲息在愛知縣東部的一種小鯢等44個物種,總數達到3675個物種。此外,日本泥鰍也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瀕危物種而被列為准瀕危物種。

如果再加上海洋生物,日本國內的瀕危物種數量達3731種。

愛知縣的小鯢體長在9厘米左右,是去年夏天才被確認的新物種,據認為在愛知縣東部的丘陵地帶棲息著200隻左右。由於棲息范圍狹小,並且因為開發建設使得生存環境惡化而令人擔憂,因而被列為極危物種1A中。

在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東京都小笠原諸島的兄島上棲息著一種陸地貝類動物,由於被鼠類捕食而不斷減少,因此也被列入到極危物種1A中。

日本泥鰍由於水田等棲息范圍縮小,而且還令人擔憂會面臨外來物種泥鰍的競爭,因此被列為准瀕危物種。

此外,棲息在東京都硫磺島與沖繩縣八重山諸島的兩種鳥類,由於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被觀察到,因而被宣布已經滅絕。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